返回三十七、寻找红军(3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的批准,索性联络这个时空的红军,狠狠做一票大的!、

    ——不让我们拿钞票买对吧?那么咱们干脆就直接用抢的!把往日的“革命对象”统统再打倒一遍!

    当然。有限的穿越者经不起牺牲这个问题,也是要充分考虑的——所以就在虫洞对面想办法拉炮灰吧!

    很显然,当时全中国性价比最佳,可靠性最好。对抗国民党反动当局最坚决的炮灰。自然非工农红军莫属。而且,武装援助异世界的革命老前辈,也符合“政治正确”的基本原则。

    此外,上述的跨时空“援共”计划,还得到了有关部门内部一些老领导、老前辈的大力支持。并且给王秋他们派来了刚刚结束英国任务的《走进科学》摄制组,准备在民国时空就地取材,拍摄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以打击某些“历史发明家”在近年来屡禁不绝的历史翻案风……

    这样一来。王秋他们就抱着一颗熊熊燃烧的复仇之心,转身踏上了寻找红军的旅程。

    ————————————————————————

    然而。虽然已经下定了“援共”的决心,但具体寻找哪一支红军进行扶持,显然还需要进行斟酌。

    要知道,此时已经是1934年的11月下旬,中央红军早已踏上了长征之路……最重要的是,他们跟王秋等人相距上千里之遥,隔着千山万水,又在不断地灵活机动、行迹不定。王秋他们想要带着金奇娜和金杏贞这一对娇弱的母女,还有胡德兴总政委麾下那一票乌合之众赶上去,实在是有点儿难度。

    幸好,距离杭州很近的红军,眼下还是有一支的——那就是方志敏和粟裕等人领导的红十军团。

    就在主力红军离开“红都”瑞金,开始进行长征的同时,为了拖住国民党精锐部队,减轻中央红军的突围压力。刚刚编成的红十军团也离开了江西东北部的闽浙赣苏区,但却不是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进行战略转移,而是将兵锋直指长江南岸的江浙地区,犹如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的腹地!

    ——早在红军开始长征之前,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就决定派遣一支部队深入敌后,挺进江浙,把反“围剿”战争扩展到国民党统治腹地。这样就可以调动和牵制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缓解和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从而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创造有利条件。

    这是一次类似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神风特攻队那样,几乎注定是有去无回的悲壮突击!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1934年7月初,奉命执行‘调敌‘任务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七军团,从中央苏区长驱3200余华里,一路浴血奋战,冲破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进入赣东北根据地与红十军会合。

    11月上旬,根据中革军委的电示,这两支部队整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军团政委,粟裕任参谋长,下辖2个师,共8000余人。原红七军团缩编为第19师,师长寻淮洲;原红十军缩编为第20师,师长刘畴西兼任。其中,红19师先行出击,红20师尾随移动。

    接下来,寻淮洲、刘英、粟裕率领红19师越过屏风关封锁线,以大无畏的胆略,利用蒋介石重兵云集江西南部“剿匪”前线,江浙腹地相对空虚的有利条件,孤军直扑浙西、皖南地区,渡过新安江,穿越杭(州)淳(安)公路,一度进抵昌化,威胁杭州,震动南京。

    ——很显然,红十军团这个目标很符合王秋等人“路程短、接头方便”的定位。

    而粟裕这位“共和国十大上将之首”的军事才能,看上去也比较值得信赖。

    鉴于上述考量,懒得多跑路的王秋等人,就直接沿着公路赶往昌化,在县城里租了个院子住下。然后就一边让胡总政委去联络本县地下党,一边坐等粟裕带着红19师前来会师了。

    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清楚,昌化的地下党组织里面,早已有人悄悄选择了背叛……

    于是,次日清晨,王秋等人还没起床,他们租赁的院落外就响起了“抓赤匪!”“死活不论!”的喊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