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十五、太湖上的奇兵 下(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和投票通过之后,王秋同学特意从网上搜罗了一部名为《中国力量》的宣传片,在红十军团高级指战员之中进行小范围的秘密播放。

    在放映这部宣传片的时候,身为战俘的王耀武少将也被邀请旁观。乐少华政委对此表示有些不满,但最终也没有多说什么——在大家都看过了未来党史对他的极度糟糕评价之后,乐少华政委在红十军团内部的话语权,已经快要沦落到了被基本无视的程度,而乐少华自己也是连一点反抗的底气都没有……

    所以,乐少华最近很少开口,即使开口也不太敢用发号施令的口吻。

    然后,伴随着几个悠闲清朗的音符,宣传片正式开场。

    这部宣传片的开头,是一片绵绵不绝的黄土高原。还有在黄土高原上滚滚奔流着的黄河。紧接着。藏身在朝霞金光之中的泰山,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还有滔滔的长江、秀美的西湖、海南的椰林、西域的大漠、草原的蒙古包、拉萨的布达拉宫相继出现,展示了巍巍中华的广袤版图。

    接下来,在悄然降临的一片静寂之中,一个稚嫩悦耳的童声仿佛是从天际传来: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下一刻,镜头切向在**广场上朗声歌唱的红领巾少女,随后又转向在她身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再往后。镜头突然变幻,飘扬在**广场上空的五星红旗。逐渐变成了一枚巨型运载火箭上的徽章图案,而这枚火箭正喷出橘红色的明亮火焰,托举着宇宙飞船奔向遥远的月球。

    镜头再转,无数气势磅礴的超级工程成就,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在屏幕上相继掠过——喜马拉雅山脚下凿开了高原冻土的青藏铁路,长江三峡上截断巫山的宏伟大坝。南中国海上星罗棋布的石油钻井平台,一眼望不到边的跨渤海超级大桥,劈波斩浪、横跨大洋的中国航母战斗群,从船坞上昂首入水的三十万吨巨型油轮、月面环形山旁边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太空站、规模惊人的海南岛航天发射基地……

    各种震慑人心的恢弘画面,一时间纷至沓来,并且变幻的节奏越来越快,让人几乎目不暇接。

    就在所有人的情绪,都被画面和配乐调动到最激烈的顶点之际,屏幕上出现了一台大型水压机。巨大的锻锤轰然砸下,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猛地锻打出来:“中国力量!”

    ——帐篷里的红军将士们短暂地错愕了一下,随即热烈地鼓起掌来,甚至还有人发出了兴奋的呐喊。

    至此,宣传片进入正题,从军事、工业、科技、民生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的诸多成就。

    ——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以贫弱的一国之力,在朝鲜半岛单挑全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军;

    摧枯拉朽的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出奇兵翻越喜马拉雅山,让自诩为大国的印度丢光了脸面;

    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核潜艇、航空母舰等一系列“大国标志”的研制成功;

    年产超过十亿吨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的工业总产值,占领了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商品;

    总长度超过二十万公里的铁路,世界最大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世界第一的长兴岛造船基地;

    规模宏伟的首都国际机场,亚洲最大的北京火车南站,流光溢彩的上海浦东摩天大楼群;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空前盛况,**广场国庆大阅兵的威武军姿;

    翱翔宇宙的中国飞船,插上月球的五星红旗,中美两国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的握手;

    家用汽车被普及到一般家庭,公路和输电线被连接到全国每一个乡村,哪怕是喜马拉雅山的另一面;

    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让全中国人民都把吃鱼吃肉当成了日常消费;

    全民普及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病和上学;

    ……

    挤挤挨挨的帐篷中,王耀武少将瞪大了眼睛,贪婪地注视着投影屏幕上那一幕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自从他有记忆以来,这片土地仿佛就在极度的贫困和惨烈的战祸之中挣扎。从大清到民国,从帝制到共和,无论国号如何变化,整个社会都依然是那么的愚昧、破败和凋敝。

    蛮横的洋人、**的官府、暴虐的军队,交不完的苛捐杂税,永无休止的瘟疫、战祸和饥荒。

    蒙昧落后的中国,似乎永远地落进了泥潭里,只能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与窒息之中奄奄待毙。

    如果说,在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还觉得只要推翻了满清皇帝。这个国家就会很快变得好起来。那么等到袁世凯病死之后。眼看着天下彻底陷入军阀混战,很多中国人心中的最后一点盼头也没了,认为祖国已经永远失去了希望。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描述的那样:“……因为中国对外战争的几次失利,真象倒霉的人一样,弄得自己不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