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八、壮哉!我无敌之高达部队! 中(2 / 3)  城管无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是容易的事。

    所以,很快就有人站出来干笑几声,先是胡诌了几句空话,然后便转弯抹角地岔开了话题——上海乃是国民政府的钱袋子,以及整个长江流域的门户,自然是一定要夺回的。但盘踞上海的赤匪国际纵队既然如此强横,只靠国府一家的力量显然是有些不够的,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外国援助才行。

    再接下来,更多的人也纷纷叹起了苦经,表示上海失陷的巨大影响力,目前已经震动到了全国,各地乱党刁民皆大受鼓舞,群起作乱,围攻官府。而政府的军心士气同样极为不稳。之前动兵百万的第五次围剿。就已经是押上了国府的棺材本儿,如今非但没有一举消灭乱匪,反而被赤匪来了一招黑虎掏心……所以光是弹压各自的辖境,就已经是左支右绌、防不胜防,更别提从他们的地盘上抽调兵力,反扑上海了。

    好吧,无论如何。即使是蒋委员长也必须承认,上海事变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激起的轩然大波,实在是一项不争的事实——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中国,简直就是天生最适合爆发革命的土壤!

    此时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同样没有放过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半殖民地国家——依靠对中国海关的把持。急需恢复创伤的美英帝国主义纷纷以邻为壑,不管不顾地让大量廉价工业品和农产品涌入中国市场,一口气冲垮了中国落后而又脆弱的工农业,使得长江流域各省普遍出现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的情况,全国超过半数的农户严重负债,只能在自杀和造反之间做出选择。

    更要命的是,在去年爆发的白银风潮。又给国民政府带来了更大的危机——由于纸币的信用不高,在眼下中国的国内市场上,通行的主要货币还是银元。偏偏华尔街炒家在罗斯福的策划下哄抬银价,使得国际银价暴涨,导致国内物价普遍大跌,结果工厂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还收不回成本,商人也是赔掉了裤子,可是借银行的贷款却还得要拿银元来还。一时间搞得国内原本就处境艰难的工商企业纷纷倒闭,倒是银行家们从中获利不少,可是实体经济一垮,银行最终也还是要受池鱼之殃,一时间国内经济形势岌岌可危。

    总的来说,白银风潮时期的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日本在“失去的二十年”里。因为日元汇率偏高而导致的长期通货紧缩问题,但民国时代的中国可没有那么厚实的底子,才几个月就已经非常的吃不消了。

    为了解决通货紧缩的危机,同时也是为了填补巨额军费开支而导致的财政窟窿。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自从孔祥熙上台以来,就开动了印刷机大肆印钞,计划用多印钞票的办法来人为制造通货膨胀,使得本币贬值,从而促进出口数额的提高(很类似于二十一世纪初日本所谓的“安倍经济学”)……

    ——确实,通货膨胀只要幅度还在人民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反倒是物价普遍下跌的通货紧缩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更大……但问题是,谁知眼下的国府却被赤匪给一口气捣毁了中央银行和金库,让钞票直接掉进地狱成了废纸,通货膨胀和银元价格则进一步坐火箭涨到了天上!

    这下可好,刺激出口的政策还没起到效果,民间财富就等于是被洗劫了一遍,再加上同时被端掉了上海的进出口公司和长江的出海口航道,又断了上海的融资渠道,国民政府辖下的几个省就是想不破产都难!

    这样一来,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工人,破产农民,就给革命事业提供了无尽的养料,让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得到了迅速扩张。在无尽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国民党的屠刀也已经失去了威慑力——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无法用任何手段来改变。既然你搞得老百姓活不下去,老百姓还能怎么办?

    凡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会选择造反这一很有前途的事业……至少比当顺民有前途。

    雪上加霜的是,钞票的急速贬值同样也极大的影响了军队,不仅让相当一部分官兵的积蓄打了水漂,而且眼下的国民政府还没建立起军队的供给制——也就是说,国防部只能发一堆形同废纸的钞票下来,然后让军队自己去筹办给养……结果由于纸币被拒收,现在很多杂牌军已经只能靠打家劫舍来维持生计了。

    所以,随着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阶级危机一起以最激烈的形式爆发,蒋介石的地盘目前已经变成了一个特大号的火药桶,几乎是靠着惯性在勉强维持……谁也不知道还能撑上几天。

    虽然蒋委员长一向极端藐视底层民众的呼声,从来不吝于竭泽而渔。但面对着这样的局势,也是胆战心惊——如果说共.产党的力量来自于最广大的基层人民,那么国民党的力量就来自于金融和银行。在上海滩银行界账簿上流转的无数金钱,就是蒋介石政权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如果说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人,那么金融界就是它的心脏。就是驱动它运转和征战的血液!

    所以,即使是牺牲工人、农民和工商业资本家的利益,让全国工厂统统关门破产,农民统统上吊自杀,他也一定要优先保障银行的收益率——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