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夜箭(1 / 7)  残兵传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将军,你设计的武器我们打造好了!”一名亲兵步入中军大帐,恭声通报。

    “这么快,带我去看看!”杨政扔下手中的鹅毛笔,站起来大步走出营帐。

    在操练场上,士兵们做着杨政指导的体能训练,有来回折返跑的,有负重长跑的,还有些蛙跳的,嘻嘻哈哈闹成一团。新奇的体能训练让士兵们摸不着头脑,但已敬杨政如天神的他们依然不折不扣的完成训练。

    这是个容易出英雄的年代,冷兵器的战争也比现代化的热兵器战争更残酷,更个人英雄主义。自杨政独闯十万狼军安然而归后,在卫戎士兵的心里他早已不是一名将军那么简单,而是胜利的信念,支撑他们精神支柱。

    来到操练场边的高台上,亲兵朝下一挥手:“抬上来!”

    两名身强体壮的士兵将一杆长三米多,怪模怪样的兵器抬上高台。只见兵器前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若当年奉先将军再生,定会惊呼一声,因为这武器构造模样与他成名武器方天画戟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这戟通体由铁中最重的玄铁制作,打磨得黑光闪闪,沉重的戟身和凶猛狰狞的模样,宛如雌伏凶兽。

    杨政初一见到此戟,眼神大亮。

    他沉步走出,单手一抓戟身,猛的向上抛扔,方天画戟带着刺耳风声飞向高空,围观士兵都发出一声惊呼,抬戟壮汉更是目瞪口呆,此戟重一百二十斤,竟然被将军随手一抛就飞上十多米,此神力几乎已可用恐怖来形容。

    铁戟飞到最高点垂直下落,杨政举头,冷冷目光注视着压下重戟。快要及体的刹那,杨政右手一带,方天画戟落入手中,他猛的一声喝,铁戟如风,或直刺,或扎挑,勾、啄,点,挥,方天画戟在他身周舞出一片黑光,带起的戟风渐渐在杨政身周形成一团模糊的龙卷,杨政隐没在一片戟光中,凌厉的气势迫得台上亲兵和两壮汉不由自主的连连后退。

    台下士兵看得冷汗直流,偶尔从戟光中露出的狰狞面具,使这戟舞充满诡异的震撼力。

    未知的神秘,超强的能力,蛊惑人心的面具。

    在蛮荒不开化的蓝风大陆,就好像真的魔神使者降临,不知不觉,一种精神图腾已经形成。

    当戟舞到了巅峰的时候,四周的空气都好像有了生命,狂澜般在整个教场内飞舞,渐渐的凝固住每个观看人的神经,扼紧他们的喉咙,使他们一个个呼吸急促,这并非真实的感受,但那疯狂肆意的杀气已经扑面而来,如刀割体,使他们一个个惊颤的闭起双眸。

    最后一声喝。

    长戟划了个大圆,随手反驻。

    枪后尾金属钻头深深没入砖石。

    火烧千军后第四天!

    三骑狂奔出玉龙山。

    荒野上惊鸟,黄羚,野牛不时从四周掠过,天地无垠,右侧是连绵不断的费米尔山脉,除了峰尖部分,全给绿色植被覆盖,像一片延绵起伏的绿海波浪向远处伸展。为首一骑就是杨政,背上斜缚着一方天画戟,身后则是两名亲兵,此去的方向,落耳山!

    半日后,三骑已经奔上一个高丘,落耳山遥遥可望。

    “停!”杨政拉住缰绳。

    两亲兵随后停下。由高丘望过去,只见前面一片广袤平原,黑压压的两部分军队,靠近高丘这个方向的军队上飘扬着“归”字大旗,确是卫戎东线大军无疑。而在落耳山口,以杨政锋利的锐目,亦只隐约看到一片弯刀的辉光,闪闪夺目。

    在双方中间对峙平原上,青草早已经被踏平,露出一大片黑色斑斓的土地,上面尸横遍野,足见数日来双方战争的残酷和艰险。杨政目估了一下,归藏大军最多也只六,七万人,已远远不足当初围困索巴丁的十一万之数,看来损失十分惨重。

    卫戎军已经在后方扎起营寨,篝火炊烟弥漫上来,大后方的后勤兵正在生火做饭。

    忽的,前方传来咚咚咚的擂鼓声,沉闷急促。

    无数的弯刀辉光亮起来。

    杨政身后一名亲兵惊道:“要开战了!将军,我们下去吧!”

    “等等!看看再说!”杨政举起手示意。

    战鼓响起的时候,卫戎军这边也骚动起来,原本就汇集在前方的骑兵全部快速的上马,刀剑的声音传来。不一刻,两个巨大的方阵也行成了,嘹亮的冲锋号“呜呜――”响起,直冲云霄。

    战争的气氛一下使空气沉重紧张起来,连远在十多里开外的杨政三人胯下之马,也骄躁不安的踢踏马蹄,口鼻中发出声声马嘶。

    冲杀声突然像洪流一样从天地间汇聚,又向四周波荡开。

    两方万骑在平原上狂奔对冲。

    脚下的土地轰隆震颤,似随时都要开裂。

    杨政带着面具的脸看不出任何表情,但他眼内凝冷的目光却越来越亮。

    如此大场面的骑兵对冲,他还没有经历。

    三次以千骑搦战三千狼牙军,和眼前万骑对冲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黑色洪流急冲,像幕布一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