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5 矿石换装备之材料为王(2 / 2)  重生军工子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因为他们国内没有太多储备。

    唯独中国,为了经济发展上去,特别是地方政府为了gdp,根本就不考虑子孙还有没有矿产可用。

    稀土,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中国的稀土,最丰富的时候,占据世界总储量71.1%,经过几十年白菜价的出售,最后,总储量只剩下23%!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变化。

    储量下降,不是世界其他国家发现的储量升高,而是几十年全球稀土都由中国一家供应。

    无论是导弹,飞机,还是计算机等,都离不开稀土元素。

    这是国人现在看不到的。

    中国电子产业不发达,电子技术也不够先进,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需要从国外花费高昂代价进口稀土……

    更不要说每年数亿吨的铁矿石进口。

    “普通的铁矿石什么的,咱们可以跟国内矿业部门的单位合作,反正我们要钱,他们要矿,有色金属这东西价格贵,利润高,咱们就自己捏在手里。甚至,可以收购一家钢铁企业,专门开发生产各种合金……”谢凯的计划,从来都是遇到了机会,一步步地推销给基地管理委员会。“这些年,国内一直搞基础建设,普通钢铁厂技术门槛低一些,只要有钱就能搞,所以竞争也激烈。但是高端的特种钢材,不仅资金需求大,技术门槛也高,一般地方政府不会去搞这些。哪怕他们有矿,最多也不过是搞个采矿厂啥的……”

    特种钢,在国内,价格高昂,利润非常丰富。

    到现在,就连军用的特种航空铝材,高温合金等,都是进口的。

    如果说材料的研究方面,谢凯完全是门外汉,曾经搞了几十年的一线技术工人,对于材料的各种配方,性能特性,他太了解了。

    这是每一名基础技术人员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了解材料特性,才能更好地加工,知道用什么方法加工,了解材料用到什么地方,这也是顶级技术工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加工技术,包含这些东西。

    一线技术工人,从工人向着技师级别升级的过程,就需要掌握这些。

    “投资太大。”汪贵林直摇头,“特种钢材等,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成本太高。”

    “不投资,即使我们需要,难道进口?别的不说,我们目前重点精力就是搞战机跟发动机,坚固导弹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强度最好的超硬合金铝7075,国内生产的质量能跟国外比么?或者,发动机使用的高温合金,不需要进口么?”

    不是谢凯想要去搞材料,而是对整个工业领域来说,材料这东西,是基础。

    国内很多东西设计出来,制造不出来,不是制造技术达不到。

    精密制造的设备,国内没有,但是有全世界最顶级的超级技术工人——九级钳工。最多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而已。

    最大的限制,依然是材料。

    材料的生产,对材料的运用。

    贝斯发动机全套技术引进,一直没有完成消化工作,最大的关键点就在材料方面,虽然也有制造精度,装备精度等方面的问题。

    不了解材料特性,无法自己生产,没有相应的加工刀具,生产质量自然没法保证。

    “谢凯,咱们能不能不玩那么大?”汪贵林知道谢凯说的是事实,“可目前咱们基地的摊子铺得太大了。”

    “对,摊子铺大了不是好事情。”郑宇成也有些头痛。

    材料限制了技术发展,谁都知道。

    国家都没有办法,只能慢慢去研究。

    “不铺这个摊子,怎么搞?即使我们仿制出了超七工程需要的发动机,没有制造发动机最关键的高温合金,靠着进口,能不被卡脖子?钛合金,国内目前不是依然也得进口?军用领域都无法保证,民用领域的市场,更不要指望了。”谢凯质问着众人,“咱们基地这么多经费,难道真的等着放在银行里面用利息?那点利息能追上物价的上涨?”

    基地资金的使用,一直都是问题。

    虽然跟中信银行有合作,而且基地也有不少的股份,可利息,真心不如用来投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