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00 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机,必须搞(2 / 2)  重生军工子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发动机。

    这不仅是对他们设计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发动机提出更高要求。

    “先把项目搞起来。我们需要先进的舰载战机。”谢凯脸色很严肃,“要搞航母跟两栖攻击舰,就不能没有这东西,否则以后我们没有垂直起降战机可用。”

    “不是有直升机吗”不是霍海源不想搞这个。

    谢凯提出的,技术上都很难实现。

    国内连基础的涡轮风扇发动机都没搞定,带偏转喷口的矢量引擎,那更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直升机要是能解决问题,需要搞这个再说了,直升机难道可以做到超音速”谢凯白了这位大佬一眼,“现在建造的航母,如果装备我们海军,哪架战机可以着舰靠着没有战斗力的超7a”

    不是谢凯要瞎搞。

    即将到达的苏联专家,不少来自雅科夫列夫设计局。

    雅克141的实验还在持续,但是这项目,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谢凯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机会就这样放弃了。

    连最早搞出物理衍射理论的边缘波行为这种隐身战机基础理论的彼得乌菲切莫夫,谢凯都给搞回来了,自然不会放弃雅克141的团队。

    如果无法跟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专家们合作,最终只会便宜美国人。

    美国人用来抢劫他们盟友的f35系列,虽然谈不上在三轴旋转喷管设计等方面抄袭雅克141,设计经验,尤其是升力巡航发动机的设计布局,来自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连 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同样受到了雅克141使用的r79发动机的影响。

    谢凯深知这一切。

    越到后期,垂直起降的超音速战机所能提现的综合作用也就越强。

    仅仅靠着旋翼直升机,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无论怎么发展,旋翼直升机要想如同喷气式战机这样拥有超音速能力,难度实在是太大。

    还不如搞以喷气发动机为基础的垂直起降的超音速战机。

    何况,旋翼直升机在隐身设计等方面也会受到很大制约。

    “这技术难度太大,之前国内搞过,原本是准备以歼6为基础,结果搞了一阵,难度太大而放弃。”霍海源提醒谢凯。

    “国内搞过”谢凯真不知道。

    他知道的就是在二十年后,国内为了发展两栖作战能力,开发两栖攻击舰后,两栖攻击舰出来了,结果没有可以使用到上面的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机,仅仅只能使用武装直升机。

    无论是防御半径还是作战能力,都受到严重的限制。

    “对,搞过。在68年,就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那也是全世界短距垂直起降技术发展最火热的时候,只不过,相比正常滑跑起飞的战机,最终没有多少成功的范例”霍海源把当年国内搞短垂项目的情况告诉了谢凯。

    目的就是告诉谢凯,这不是容易搞的。

    连国际上那些基础良好的国家,搞出来,也没几款可以投入实用的。

    现在几个国家服役的垂直起降战机,技术已经落后,滑跑起飞的固定翼战机,才是未来。

    霍海源说的是有道理的。

    目前要是搞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大不说,也会挤占其他项目的经费。

    可不管他怎么说,谢凯都坚决反对“现在发动机问题不大了,可以由杨伟团队进行设计优化等,准备设计定型;以超7乙为基础,增加24个升力发动机,不使用可偏转喷管的涡扇发动机,以此解决技术问题”谢凯的态度很明确。

    没有技术基础,我们可以先搞难度小一些的。

    国际上现有的垂直起降战机,大多数都是老式设计。

    符合未来发展的机型,雅克141还在继续试飞改进,最终甚至都不会定型就由于苏联解体发展不下去,给美国人做了嫁衣。

    美国f22估计刚立项,f35更是没有影子。

    现在就开始搞,才能避免以后两栖攻击歼没有影子。

    “搞什么你不是都说了,不瞎搞项目了”谢凯刚回到首都的办事处不久,岳林就怒气冲冲地找来了。

    见面就愤怒地质问谢凯为什么又要上马新的项目。

    “岳叔,这可不是上马新项目,而是改型啊。超7的改型工作,肯定要持续不是无论是气动外型向隐身设计的改型,还是技术性能的提升”谢凯一脸笑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