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63 让你们看看我们凭什么研究隐身战机(2 / 2)  重生军工子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苏-27的第一手资料跟各种参数,研究数据。

    如果直接提出来,以沈飞那边一直防着404的状态,根本就不可能获得。

    同时,要以F-14跟苏-27甚至苏-30的技术为基础,开发跟原本世界有些不同的歼-20,需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超-7项目不是在论证十号工程?”顾诵芬倒是不知道太多超-7的内情。

    十号工程,是国内最重要的工程。

    重要程度,甚至比苏-27国产化还要重要。

    按照空军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加上空军经费的问题,在未来,空军作战主力部队,将会是高低搭配。

    双发重型战机跟单发轻型战机搭配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有限降低经费压力,并且达到非常强的战斗力。

    苏-27原本在苏联的设计没有问题,可后来因为电子技术问题,雷达超重一直得不到解决,导致最后设计不得不向工业基础妥协。

    这样的战机,先天不足。

    要解决苏-27的软骨病,需要先行消化苏-27的相关技术。

    虽然都是苏联技术,可苏霍伊跟米高扬的技术有着很多的不同,没有经验跟基础的沈飞,掌握起来,自然没有那么快。

    如果是米格系列的,速度将会快很多。

    可惜,米格-29只是一款前线战术支援飞机,而不是国内迫切需要的拥有超远作战半径的战机。

    谢凯现在说,超-7这种承担十号工程技术验证的战机还承担着隐身战机的技术验证。

    这意味着什么?

    十号工程,设计的时候,就会全面考虑隐身设计!

    一旦十号工程搞出来,最终会让沈飞非常尴尬。

    要知道,十号工程只是作为未来空军部队的低配版本,高配的是重型战机。

    要是沈飞在这方面的进度不理想,哪怕从国外引进了全套技术,无法快速改进,只能成为十号工程的配套。

    谁能接受得了这样的情况?

    “不仅论证十号工程。由杨伟带领的研究团队,已经在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根本不是目前超-7使用的简化版本能比的;同时,涡扇-10大推力发动机,也开始进入样机组装阶段;而由铁酸盐粒子等成分制成的非共振磁性雷达吸波材料,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果……”

    为了告诉对方,这样的项目目前来说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谢凯把目前他们掌握的隐身战机需要的相关技术取得的成果,一一罗列了出来。

    这让沈飞的技术团队彻底震惊了。

    搞战机设计开发的技术团队,如何不知道这些技术意味着什么?

    别的不说,仅仅是一个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就能让战机的操纵性能变得更强,拥有更灵活的反应。

    他们没想到,谢凯说的,还并不够。

    齐志远接下来的话,则是让他们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而这些成果,很多都是简化后用到了超-7项目上。超-7乙只有自用版本,不仅是发动机使用的国产涡扇-6改,连航电系统、火控雷达等,都是国产的。根据我们的实验,战斗力,比出口型号的超-7B战斗力高了至少三倍!”

    已经实现运用了!

    “超-7乙已经达到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了?难怪海军航空兵对我们歼-8III的改进型没有之前那么期待了……”

    歼-8III总设计师杨凤田喃喃地说道。

    歼-8III虽然比歼-8II改进了很多,可依然没有达到国际上美国现役主流装备的F-16、F-15这些战机的水平,依然没有跨越进入到西方三代战机的水平。

    超-7乙则是进入了这水平。

    战斗力有着代差,意味着什么?

    “按照标准,超-7乙确实可以算是三代战机。由于是技术论证机,承担着别的型号的各种技术论证,设计方面并没有非常完善。加上发动机的性能无法达到预想,甚至是气动布局都不是非常完善……”

    谢凯没有隐瞒他们的不足。

    空军确实对超-7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谢凯却要求404拒绝出售装备国内现役部队。

    综合战斗力,超-7乙跟米格-29相差不大,甚至略有胜出。

    可实际上,由于技术整合等问题,超-7乙的性价比,甚至远远不如米格-29。

    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凯自然有信心去搞隐身战机。

    歼-20,那种带着鸭翼的隐身战机,才是他想要给部队的。

    国防,少不了鸭翼隐身战机……

    鸭翼,到了最后,几乎成了中国先进战机的招牌,只要一看到这玩意儿,别人想到的都是歼-20。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