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19 错过成为全国第一的742厂(2 / 2)  重生军工子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是走兼并重组的道路,这样会让本来就有不少竞争力,产能不足的企业能更快发展,也能消化很多下岗职工再就业。

    谈判的双方,几乎没有费多少力气。

    “这边如同甩烫手山芋一样,感激不尽咱们接手,也不知道他们那些管理团队干什么的,现在742厂,一年居然亏损上千万!”

    一见到谢凯跟郑宇成,陈德贵就满脸笑容。

    “厂子还在这里,你们收购后,会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改造生产线,还要增加产能,无论是税收还是就业问题,都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他们如何不高兴?”

    郑宇成一脸鄙视。

    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要是那些效益好的国营大厂,去收购看看?

    想都别想。

    “这其实也不错,地方政府不需要出钱,能增加税收、就业,何乐而不为?”谢凯倒是理解这个。

    他参与的并购案不多,却一直看着404从八十年代末期就开始兼并基础比较好的国营企业,并且加大投资力度,让这些企业现在都变成了利税大户。

    各地政府最欢迎的就是红旗集团下属企业去他们那里收购效益不好的企业。

    甚至不少地方政府专门安排人员跑到红旗集团去求着上门收购……

    第二天一大早,谢凯跟郑宇成这两个本来跟收购没有关系的外人,就这样跟着陈德贵一行人进入了曾经他们不曾进过门的742厂。

    主管的领导、742厂的领导陪着陈德贵等人,笑容满面地介绍着情况。

    “哎呀,742厂的大门现在这样容易进了啊?十多年前,我们那边需要高性能芯片,我来这可是连门都没进到啊,啧啧……”

    郑宇成在跨进大门的时候,一脸戏虐的笑容。

    这让主管领导跟742厂的人尴尬地看着他。

    十多年前,正是742厂红火的时候,不是什么人都进不来的。

    “这位是原来红旗集团上级主管单位的郑宇成主任,听说我们过来签合同,过来看看……”陈德贵自然要给郑宇成面子。

    没有郑宇成他们,也没有现在的691厂。

    何况,他明明早就该退休,基地方面没说话,依然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每年拿超过60万的年薪呢。

    一名厂领导看着郑宇成,虽然心中不忿,见其他领导尴尬地说不出话来,急忙开口:“郑主任,当年我们这边确实有些……”

    “哎呀,我就说说,说说而已。我们也知道,那时候你们这边订单都生产不完。昨天我们到这边,我还在说,想当年,这外面车队拍那么长,每天的芯片生产出来就被分走了……就连不良品,都能卖出去啊……”

    郑宇成这一脸唏嘘。

    让742厂的领导们心中更不是个滋味。

    这完全是伤口上撒盐呢。

    “其实,当年如果不是742厂拒绝了我们提出改造生产线,提供性能更高芯片的理由,不会有现在的691厂……”谢凯也开始助攻了。

    当年确实憋了一口气。

    “你们不是刚好在外面遇到了太白无线电厂的徐明生么?那些家伙也是狠人,啥都不懂,别人说是生产线,就咬牙买了……”看着两人在这里数落742厂的领导们,陈德贵也不由呵呵直乐。“要不是徐明生,咱们691厂也确实没有今天。”

    “太白无线电厂不是十多年前就被691厂收购了?现在太白那边还在后悔呢!”一名了解691厂发展过程的领导开口。

    那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厂。

    甚至不会有几个人在意。

    “确实是。当年太白厂买了条二手彩电生产线,可他们没有芯片啊,又没有关系,在这边排队等候,拿到两三百块芯片,就赶紧运回去,组织生产……刚好遇到郑主任跟谢凯过来,双方一聊,才知道那边还有些二手设备是坏的,郑主任他们去一看,居然是德国产的光刻机等设备……那边厂基础太差,然后就便宜了我们……”

    陈德贵的脸上,也是唏嘘。

    一切,都是命运。

    如果当年742厂态度好一些,帮着404生产了数控系统需要的高性能芯片,国内第一家的芯片厂,怎么会沦落到这种程度?

    742厂的领导们听到这话,脸色更是难堪。

    这是在说他们曾经的傲慢带来了现在的命运……

    一众领导们脸上也不好看。

    691厂是什么厂?

    国内第一的芯片研发、生产企业。

    曾经,有那么一个机会,本来应该是742厂的。

    可惜……

    “算了,咱们不看了,进了门,也算了了当年的一桩夙愿,走吧,不打扰你们签合同了……”

    说完,郑宇成就转身离开了。

    谢凯只是对着人群笑了笑,同样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