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报恩报仇(2 / 5)  人人都爱马文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罔替。”

    马文才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高昂着头说出一大段豪言壮语,将纨绔子弟自命不凡的模样表现的淋漓尽致。

    梁山伯神色如常,毫无嘲笑之意。

    马文才的余光扫了身侧的梁山伯一眼,似是不经意反问:

    “你呢?你想走的多远?”

    “我?”

    梁山伯看向漆黑的夜空。

    在皎月的映照下,似乎黑暗也无法掩盖任何罪恶,繁星也无法与银月争辉。

    可在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依旧有许多看不见的地方,蹲着时刻准备择人而噬的妖魔,要将他这样的人拖到深不见底的地狱。

    “我没有马兄这样高远的志向。”梁山伯说:“我此生最大的目标,是在御史台里为一侍御使。”

    “侍御使?”

    听到梁山伯的话,马文才真的是吃惊了。

    自魏晋以来,御史一职便一直掌握在寒门手中。

    因为御史台工作量太大,不够清贵,又老是做得罪人的事情,很容易结下仇怨,士族们都对御史台弃如敝履。

    可天子却需要一种完全不倒向士族、为他所用的声音,又需要有人去做实事,所以历代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往往都是皇帝的心腹,也俱是寒门出生。

    因为御史台从上到下几乎都是寒门聚集,士族甚至笑称“御史台”为“吏门台”,见御史出门则纷纷避之不及,与之泾渭分明。

    可另一方面,因御史台掌管稽查、弹劾、奏议风闻之事,只要有心为官的士族,就不可能绕过御史台去。而御史台特殊的组成人员和他们与皇权的牢固性,又让士族不能轻易得罪这些寒门出身的御史。

    但长期博弈的结果,使得大部分御史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一旦皇权和士族出现剧烈的博弈,御史们往往是被第一个推出去的替罪羊。

    多少寒生一生梦想不是出将入相,而是一举跨入高门,任着清贵的官职,不再为一浊吏。

    他们的梦想是从此提高门第,让子孙后代不用再被人笑话非议。

    可梁山伯的梦想,却是要成为高门的死敌?

    更不要说,他的梦想甚至没有成为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这么高远,仅仅只是个侍御使而已。

    御史台中有六位侍御使,他们官品不高,干的活却是御史台里最多的。他们受御史中丞管辖,负责接受公卿奏事,举劾非法;有时还受命远行办案、镇压当地起义谋反之事。

    除此之外,侍御使还要每年勘查各地未结冤案、入阁承诏、处理杂事,这差事非体力精力惊人者,不能为之。

    但因为他们掌握实务,官府又是彩色绣衣,所以被称为“绣衣直指”。

    梁山伯此人,无论从心智还是言行上来看,都像是有大抱负和极强的野心之人,更何况他前世和祝英台相爱,明显是对高门抱有仰慕攀附之情,马文才心中不太相信梁山伯的志向是这个,以为他只是敷衍自己。

    所以等梁山伯说完了自己的志向,马文才也只是笑笑,打趣道:

    “如果阁下的志向是这个,就恕在下以后照拂不了你了。”

    御史台从未有过高门任御史之时,他也不想被家族亲眷给撕了。

    “我也并不图马兄能照拂与我,一个人能走多远,其实大半还要看天意。”梁山伯收起惆怅的神色,对着马文才拱了拱手:“我愿意帮马兄在学馆中过的诚心如意,只希望日后马兄走的高远之后,能帮我一个小忙。”

    果然是有所图!

    马文才精神一震,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若是举手之劳,自然是相帮的。”

    他不想要他照拂他的前程,而只是要一个“小忙”,那忙又能小到哪里去?

    “不会太麻烦。”

    梁山伯像是得了什么比前程更贵重的事情,笑得眼睛里似乎都闪烁着星光。

    “得君一诺,吾心甚喜。”

    “不过恕我直言,梁兄要想做绣衣直指,你这身体可不行……”

    马文才一语双关地看向梁山伯。

    “御史台面对的皆是奸猾之人,若是一被人反咬一口就吐血三升,你可没那么多血吐。更别说侍御使东奔西走,捉拿要犯,你一点防身本事都没有,岂不是给人当俎上肉乎?”

    梁山伯看向马文才,对他的嘲笑毫无怒意,反倒认真点头。

    “马兄说的是,我茹素守孝三年,几乎围着草庐没怎么动弹,身子骨是差了点,以后乙科的骑射课,必不敢落下。”

    一时间,建议的和被建议的相视而笑,似乎皆是心照不宣。

    可其中又有几分真心实意,心中又在想些什么,那实在是只有天知道了。

    两人谈完事情,便没在外多盘桓,均往住处回返。待走到祝英台所住的小院附近时,两人远远的看见祝英台送了傅歧出来,四人皆是一怔。

    傅歧平日里不太和祝英台接触,但凡要见,大多是找马文才时有所牵连,这大晚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