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六七章 顾维钧,远东布局(2 / 3)  立鼎1894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顾维钧一愣,怎么会一上来问毫不相干的东西?难道不应该是从他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又或者此次出使的想法下手吗?

    “或许是另外一种独特的考察手段吧。”

    顾维钧干脆把杨浩当成是一位元首阁下的心腹骨干,又或者是秘密发展青年精英力量的代表---青年会和“华兴会”的存在,如今在上层耳目当中不算绝密。顾维钧的老爹是交通银行的总经理,准岳父是外交部长,这点消息还是能够打听得到的。同时。他也早早进入发展人员的视野,并在北洋大学时期就成了预备会员。

    在美国见识过更古怪的仪式,顾维钧没有多想,慎重的点下头。

    杨浩露出少许古怪的笑容,问道:“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你们都不喜欢家里给定下的亲事呢?仅仅因为那是包办婚姻?之前两人没有感情培养过程?还是嫌弃他们裹小脚?又或者觉得他们见识太浅薄,只知道相夫教子,没有新潮时尚的品味和情-趣?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果然是不能再私人的问题了啊.......!”

    顾维钧有十足的吐槽念头,并感到些微的难堪。

    没错,他也是对方话里“休妻”大军中的一员。就在不久之前,他提出要跟十三岁定亲、十六岁订婚的前妻提出离婚。不只是因为他正在跟唐绍仪部长家的千金谈恋爱。从一开始他就不满意那桩婚事。

    16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十八岁修满学分后,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前国务卿约翰穆尔,仅仅两年多拿到博士学位。去年归国进入外交部。这妥妥的是一个天才学霸的成长史。

    再加上小伙儿长得一表人才,从小受到父亲严格教育,风度气质中西合璧卓然不群,立即成为京城各家大佬青眼的目标,更被唐部长家的千金近水楼台先得月,给早早盯上并勇敢追求。

    生命中第一次自主爱情忽然降临,年轻的小顾立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很快就下定决心。要与完全没有感情基础,也没生活在一起的前妻离婚。

    这里不得不说下新朝的婚姻制度。因为与前清新旧交替,中间没发生多大的战争波折。一些传统的顽固政策也一时间得不到完全的改观。

    在婚姻方面,政府鼓励一夫一妻制,但并没完全限定纳妾,只是明确了妾的平等合法公民地位,不但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再受正妻的凌辱打骂。更有分家产和亲自抚养子女后代的权利。

    对于千百年的旧规矩而言,这已经是莫大的进步。

    同时还对政府公务员提出相应限制。不得随意休妻再娶,更不得在纳妾方面闹出纠纷。否则将作为污点记录在案,严重影响其升迁进步。

    从现实来说,是有相当程度的进步作用。但也因为保留了对之前那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认可,让整整一代青少年深受其害,切齿痛恨。于是也不知道处于逆反心理还是报复社会,这帮子十几二十来岁的小年轻一旦学业有成,不管入职工作还是出外留洋的,几乎个个儿要跟前妻离异。

    时下,成千上万青年俊才的离婚官司闹得全国上下不得安宁,保守念旧的老夫子们气的吐血,不少人挥舞拐棍家法喊打喊杀,却都无法落到实处。没奈何啊,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当家长的都没权利处置,那会犯国法的!

    倘若那些被离婚的小姐闺秀们,仍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闺碧玉,大概只能憋屈的遵循三从四德,郁郁无奈的接受现实。

    可不凑巧的,从一开始,杨海心高调插手北洋大学的建设,硬是立下第一座公立女子学院。更在1900年建国之后,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家适龄小姐太太都得去学校进修。

    到了现在,几乎整个中国上层家庭的年轻女子,全部受过时间长短不一的高等普及教育。即便不能达到专门大学生的水准,却也没有几个再是那种对新潮时尚一无所知的守旧妇女。

    更有甚者,她们从一开始接触杨海心散布的现代时尚理念,又有地位超然的她率先垂范,作为榜样、旗帜、后台引领风潮,全国乃至波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妇女解放运动提前几十年展开。

    如今,不少政府机构和公司企业里面,都开始有穿着职业装的年轻女子工作,虽然大多数保守的老夫子、老爷们不住的嘟囔不成体统,却也无可奈何。法律规定,女子享有平等的工作权利,他们反对无效!

    如此一来,那些二十岁上下的女子们除了留着小脚没法改变以外,绝对不存在什么不解时尚的短处让人拿捏。而就那点儿的短处,如今也正在被新开发的矫正鞋样辅助解决。

    一双脚的差距,除了不能跟他们一起翩翩起舞之外,当真成了什么十恶不赦之罪?还是这一代人的毛病,全都跟本世界那些大人物一样,不是萝莉控(国府果党系)就是结婚狂。

    谁要是没娶过四个老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民国风云人物。

    杨浩原以为经过一番折腾,不会出现民国那种以休妻、喜新厌旧、*为时尚的变态风气。但现在看来,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