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二五章 战区划分(2 / 3)  立鼎1894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海外地区移民,不但不限制生育,并且还有一系列的补贴。总起来说,只要你肯跟着军队拓展的脚步,勇敢的去东西伯利亚、唐努乌梁海、西疆等等地方安家落户,房子免费提供,基础教育和医疗免费或有公积金保障,多生孩子就多给奖金。

    总而言之,限制中原和沿海人口增长,鼓励外迁移民。以这种形式,用几代人的时间,把边疆地区的主体人口比例逐步提升到绝对优势。

    在同一的文化和政策法规之下。毫无疑问,聪明勤劳的汉文化人口拥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周边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那些信教信到脑残的族群。根本没有能力抗衡。他们唯一的出路,便是积极接受汉化统一。融入到华夏民族大家庭当中。

    这必然会引起激烈的抗争。新朝没有所谓的“自治”,改土归流乃是必然,也别指望着把他们内迁,弄到内地搞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所谓民族割据地,不断能制造矛盾冲突。

    新朝有的是地盘安置他们,要么老老实实的接受通统一,不服气的尽管反抗好了,国内正有数百万治安大军闲着没事干呢。

    乙位面中国建立之初。没有学本世界前苏联那样还分出一百多个民族来。他们按照满清数百年作出的族群划分,一共就汉满蒙回藏五个。这其中,剩下的满人和相当数量的内地回人汉化严重,蒙人这些年也随着整个生活区域的全面开发,外加人口数量不多,已经慢慢的消融。唯有藏人和西疆回人比较麻烦。

    不过,藏人有前朝利用宗教控制的手段,延续下来的金瓶挚签制度非常有用,再加适当的解放农奴和文化教育,排除了对面英国人的挑唆破坏。安定下来不成问题。

    唯独对于西疆回教人口,折腾起来尤为麻烦。

    这也是大元首为何单独把这一条线路摘出来,再三强调的缘故。

    “中国是大陆国家。陆地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这是无可动摇的事实。而大陆上的主要威胁,又来自西域。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文化上的。自古以来中国强盛时期,都是对西域控制有力的阶段。而一点失去对西域或西疆的掌控,国家毕竟全面走下坡路。”

    “因此,我们的任务,便是经营起一道牢不可破的西域长城,用现代科技力量克服万里交通天堑。在一切危机和麻烦的策源地,扎下一座不可动摇的永固堡垒!”

    西疆铁路将一直延伸到巴尔喀什湖畔。在那里将建成一座工业城市,并以此为中心。向北辐射到额尔齐斯河流域,向南则覆盖整个伊犁河流域。

    作为其后方的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北疆额尔齐斯河上游,中枢乌鲁木齐,将是移民实边的重心。那里也将依托全面展开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工业建设,不断将主体人口增加到数千万以上。

    至于因此而导致的其他人口生存空间缩减,那就不是新朝政府所要考虑的了。他们要有本事,就继续武装“起义”对抗好了,到时候别说杀的太狠就成。

    以边疆建设军团模式西进的拓展大军,是全民皆兵的做法,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全副武装,半自动步枪敞开供应。谁要出门不带两把枪,那都不算合格。

    经过基本军事训练的民兵,出去开枝散叶的第二、第三个孩子,以大型工业城市和小型堡垒村寨模式进驻,不必担心遭到当地挥舞马刀的暴民进攻。

    政府不惜重金全力打造的铁路复线,将成为运输人口的主要力量,至于工业开拓所需的设备原材料什么的,杨浩干脆从本世界“空投”到位,不知道省下多少消耗。而这神迹一般出现的无数大型化工、钢铁、冶炼设备,也把当地人吓得不行不行的。这是有真神帮忙啊,能随便反抗吗?

    十年边疆建设,铁路修通,几个建设兵团和数百万移民已经到位。

    也就是这年头人都比较老实,加上大量的盲流、失地农民、灾民无处安置,广大的西北要弄出几百万人出来,不要太简单。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将是顺势而为的事。

    看到小册子上给出的数据,起码要将西疆汉化人口增加到三千万基数,多数人当场吓了一跳。

    大元首皱眉道:“这个数量多吗?我觉得还不够。不要看西域那么多沙漠高山,其实有足够的资源条件养活这些人口。另外,整个哈萨克地区拥有庞大的资源储备,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

    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

    这么多的资源,不需要多费唇舌,众人都知道是多么庞大的财富。而这里面还不包括没有公开的铀矿储量。这可是未来核武器时代必不可缺的关键矿藏。

    在新朝的建设规划当中,未来并不打算建设太多的煤发电厂,而是要尽量多建核电厂,这就需要有庞大而稳定的燃料来源。毫无疑问,哈萨克地区是非常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