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小水滴(3 / 11)  英雄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片寂静,卢云、阿秀、胡正堂都静了下来,此时此刻,连饿鬼们也不动了,人人都晓得将有大事发生。

    日月旗,驱逐鞑虏的旗号,天子卫队高举王纛,沈静出城,三十二匹白马整整齐齐,面向天下苍生,带了一股庄严之气。城下百万军缓缓分开,让出了一条通道,马蹄隆隆之中,天子卫队开始向前奔驰,突然间,金甲队长双手高举,长声嘶喊:“圣旨到!”

    一道黄榜昭展在天,金箔所制,阳光反射圣光,照耀西方大地。三十二名金甲武士扬起头来,同声宣告:“朕承天序、君主华夷!天下臣民——跪听恩旨!”

    “臣.正统军大都督伍定远……”在卢云的注视下,城下一员大将率先下马,单膝顿首,从身形位置观之,此人正是伍定远。五军大都督一旦俯身下拜,城下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十万校尉腰刀触地,随着上司跪倒。阵地另一侧也传出声响:“臣.勤王军大都督朱祁……”、“臣.前锋营提督朱盺……”、“臣.骠骑营提督朱蓟……”

    “共接恩旨!”刹那之间,百万兵卒应声跪倒。伍定远弯腰拜伏、前额触地,带领百万大军呐喊:“愿吾皇、万岁、万岁……”

    “万万岁!”在威武侯的带领下,百万将士同声颂号,声如焦雷,从阜城门下远远传了出去。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这般惊天动地呐喊,站在第一排的灾民们给这气势一震,有的后退、有的惊惶,更有人趴伏在地,向圣旨骇然叩首。

    天子者,天下之公道也。正统皇帝向苍生下诏,昭示了人间至高的大公之道。饿鬼中一旦有人受惊跪倒,身旁之人随即趴下,彷佛无形蛛网拉扯,从城头上远眺而去,背后人潮一波一波俯身跪倒,望来如同沧海翻浪,恁煞壮观。

    护佑苍生的志业,便是“天下国家”。正统军大都督、勤王军大都督,并同三名亲王提督、两百四十位督师、百万兵马将士……无不拜伏在地、肃穆噤声。胡正堂微微发抖,阿秀面色苍白,二童对望一眼,竟也一齐跪下了。

    眼前旗海飘扬,“北关”、“神武”、“神恩”、“神佑”、“虎威”、“豹韬”、“凤翔”……

    数十面旌幡迎风飞舞,光荣正大,实乃“天下国家”之尊严,当此国威,谁敢不跪、谁敢不拜?正磕头发抖间,胡正堂眼角一撇,忽见废城上还站着一人,忙拉住阿秀,附耳道:“快看那儿。”

    阿秀急忙转头,惊见一名男子立于城楼之上,褐衣布袍,面向西方,不跪亦不动。胡正堂呆呆地道;“秀哥,这人是谁啊?为何不跪?”阿秀讶道:“是啊,怪神气的。”

    看天下人尽皆拜伏,却只有这人孤身站立,一派出尘模样。阿秀满心疑惑,只在猜测这人的来历,那人却是不知不觉,看他遥望王纛,神色孤单,似在踌躇什么。不消说,此人自是卢云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只消活在人世间,谁都有其国、有其家,卢云年轻时投身科考、奔波流亡,自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切所作所为,岂不也是为了这四个字:“天下国家”?如今圣旨已到,天子向天下人下诏,他跪是不跪?

    在二童的注视下,只见无名男子口唇喃喃,他面向王纛,缓缓提起长袍,身子一寸一寸下弯,竟也恭恭敬敬地叩下头去了。

    卢云跪了,不单是他,在天子的王纛正道之前,即便孔丘复生、孟轲再世,也得俯身屈膝,恭敬致意。因为这不是拜天子,而是拜天下。

    天下者,天下人之公天下也。伍定远跪了,勤王军跪了、正统军跪了,千万饿鬼跪了,连卢云也双膝触地,叩首颂号。当此一刻,天下终将定于“一”,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此时此刻,天下定于“一”,天子圣光,照耀九州岛大地,举国之中,再无贰声。在日月王纛的引领下,三十二匹骏马一字排开,直向阵前飞驰,堪堪来到最前线,金甲队长陡地拉住了缰绳,高举皇榜,昭示苍生,朗声曰:“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圣号一出,千万人无分敌我,不关贵贱,人人叩首下拜,静候万岁爷圣裁。

    “朕闻圣天子修德以来人,保境以安民!龙图四海、护卫苍生!”

    金甲队长展开圣旨,面向西方人海,鼓气宣读:“正谓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郅治之世,倚扉而望……”

    先前钦差现身,庄严伟大,如今念起了圣旨,却是长篇累牍,满嘴文诌诌地,有些莫名其妙,饿鬼们自是相互偷瞄,谁也听不懂,再听远处人海哗哗语响,想来这金甲队长嗓门不足,声不及远,后头的人都还在探听着。

    饿鬼们窃窃私语,无甚恭敬。卢云却是神情肃穆。自知这道圣旨非同小可,目下千万饿鬼云集京城,必当有所求而来,朝廷究竟要和要战,都在圣上的一念之间。

    城上的卢云静候圣裁,不敢漏听一字,城下百万大军也是寂静一片。又听钦差道:“朕自登基以来,中外景从,四海清平、天下大定,尔等百姓不远千里而来,只为朝拜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