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三十六计(2 / 3)  魂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没打眼到让两个人同时第一眼就注意到,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

    沈霓裳将目光投向穆清。

    房间里两盏纱灯,茶座边一盏十字落地灯架,方才妙真就在这里做针线陪着她。宽大的书案上,一盏托底纱灯。

    两灯之间的空地中间地带稍稍有些暗,拖地纱灯将穆清的侧影勾勒在地面上,浅浅淡淡,并不十分明显,但高挺的鼻梁,精致的下颌,即便有些模糊,也能看出轮廓长得十分好。

    沈霓裳顺着影子朝上,最后将视线落在了穆清的侧脸。

    若穆清身上能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之处,除了她曾扫过一眼的腰上的蝴蝶胎记,那就是穆清这张精致如画,没有半点瑕疵,完美得不似真人的面孔了。

    在云州时,她没见过几个男子,但今日在恩侯府,略略算来也见了十几个,来都没有多难看的,相貌中上乘的占多数。

    男子好色乃是性,母系基因代代累积下来,想丑也丑不到哪儿去。

    但轶丽出色到穆清这种程度的,至少到今日为止,她还没见过。

    沈霓裳眸光闪了闪,心中掠过无数猜测。

    可无论哪一种猜测,凭她自己,都很难去验证。而凭宁氏今日的反应,她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询问于凌飞。

    不知不觉,沉思已久。

    “霓裳。”

    沈霓裳回神,穆清正偏头望着她:“我看完了。”

    沈霓裳看了眼更漏,竟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她起身走过去,穆清的神情显然是有话要。

    待沈霓裳走近,穆清眼神晶亮,脸色却微红:“霓裳能帮我讲讲么?有些我看不明白。”

    也不出沈霓裳意料,她微微笑了下,颔:“什么地方,你。”

    “前面的话,有些不大明白。”穆清指着第一页开头的那段文字,见沈霓裳目光落下后,他又赶紧讨好的加上一句,“不过后面的那些故事,我都看懂了。”

    沈霓裳忍笑。

    后面作为例子的故事她都用的通俗易懂的白话写的,前面则是引用的原文,自然要生涩些。

    但若按这个世界的启蒙水平看,也并非难到哪里去,由此可见,穆清在学问方面的赋,还真是有限得紧。

    “那就从第一个讲起吧。”沈霓裳抿唇笑道。

    “霓裳你先等等。”穆清飞快离座,将对面的圈椅搬了一把过来。

    沈霓裳也知道,这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遂安然入座:“……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这三句,你不明白的是哪些?”

    穆清噎了噎,声道:“霓裳你还是问我明白的是哪些吧?”

    沈霓裳也噎了下,继而眼中笑意四溅:“嗯,你明白的是哪些,来听听。”

    “我知道这句——常见则不疑,意思就是经常看到的,人就不会觉得有怀疑之处。”穆清眸光期待,“霓裳,我得对么?”

    “不错。”沈霓裳点头,“但这句不能单独理解,单独理解,意思就变得寻常,也难以挖掘其中真正的含义。你看了后头的故事,你先,对这瞒过海之计,你是怎么想的?”

    见沈霓裳问起这个,穆清眼底涌动兴奋,但触及沈霓裳静静看来的眸光,他很快又定下了神:“我觉得这瞒过海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对时机和人心的把握。比如这太史慈,他想突围出去求援,若是单枪匹马就贸然冲出去,肯定不成。但他没人手相助,这样就只能趁那些围城的黄巾军放松警惕,出其不意才能抢夺时机。所以,他每日只带两个兵士出城练箭法,连着几日后,在对方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突然难,对方准备不足,这才给了他突围成功的机会。”

    完后,穆清看着沈霓裳,等待点评。

    沈霓裳却没有对他的法进行评价:“所谓‘备周而不怠,常见而不疑’,就是,在防备周密时,防备者便会高枕无忧从而心生轻敌麻痹之意,而对于司空见惯之事,大家往往就很难对此产生怀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这的是,隐秘的事常常是以公开的形式作为掩护,让人难以察觉,而绝不会与公开的形式相对立。这太阳太阴两者相反相成,同方才这一句,是一个道理。听明白了么?”

    穆清想了想,点点头。

    “所以,行这一计,关键者有三。”沈霓裳看他一眼,缓声道来,“其一,要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行事之前,真实的意图隐藏得越好,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瞒’字,精华所在。”

    穆清听得极为认真,没有看沈霓裳,而是微微侧耳,目光落在半空。

    “其二,要尽量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这也是“瞒”字之含义。”她顿了下,“其三,则是要学会虚虚实实。因为有些目的很难完全掩饰,对方如果太过聪明,注意力也很难转移的情况下,那就用一些假动作来迷惑对方。将真实的目的藏在多个可能之中,让对方难以真正确定。这样一来,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穆清若有深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