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2章 大变革(2 / 2)  昶变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回,“早想劝皇上休息,可见他兴趣昂扬,不忍扫了他的兴。你们看,这不说睡就睡了。”

    “哈哈。”几人齐笑,“我等也是如此想的。”

    王昭远三人道:“几位前辈都不休息,我三人自当陪着。”

    “后生可畏。好。”赵季良几人赞道。他们也看出了孟昶的心思,后继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

    有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大臣,国家怎会不和谐,不强盛?

    大蜀国家机构及地方机构的改革大纲,各种制度的改革大纲,军队制度的改革大纲,足足让李昊念到了晌午。大臣们简简单单地在宫中就餐后,又开始了激烈的辩论。孟昶也放弃了君威,加入了进来。大臣们畅所欲言,极己所能,十分地火热。

    转眼天黑,孟昶与众臣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又简简单单地晚餐后,继续进行。

    转眼夜深,承德殿烛火通明,人人无倦意。

    “各位伯伯、叔叔都辛苦了,暂且回府休息,明日继续。”孟昶不得不开口喊停。

    众臣这才退去,还恋恋不舍。这种场合从没遇到过,不论君臣不论官阶大小,平起平坐,无所顾忌,何等爽快和舒服,真是舍不得离开。

    管乙、王昭远、王朴、赵普等人也被孟昶要求参加,虽然在这些长辈面前没说几句,但从中获益颇多,受益匪浅。

    如此进行了三日,一切终于出来了。

    政府机构主要实行三相六部制度。三相为一名丞相与两名副丞相;六部为吏、户、礼、工、刑、兵,设尚书一名,侍郎两名。部下分司,具体管理。

    设御史府为监察机构,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御史数名。

    成立翰林院,负责科举,选拔人才,招揽人才,推荐人才,发展文化事业。

    地方设州、县,州的最高长官为刺史,县为县令。

    成都设独立的府,府尹一名。

    军队的变革幅度巨大。废除节度使制度,所有武装都属于中央,皇上成为军队的最高领导,兵部是具体管理执行部门。军队的任务是协助地方管理,保护地方安全,不得干涉和越权。

    实行屯兵制,在驻兵处划地归军队所有,实行耕种。

    出现战事等状况时,由皇上任命统帅,选拔将领,进行调动。

    具体部门职责和人事任命的诏书没几日便发布了。

    赵季良为丞相,赵廷隐与王处回为副丞相,共领六部。其他人等便不一一介绍了。

    管乙资历尚浅,户部便由王处回监管,他成为户部侍郎。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孟昶在外的产业仍由他负责。

    孟昶又将年龄较小的几位进行了安排。王昭远放在兵部,王朴放在工部,赵普放在礼部,他们并无任何官衔,在那锻炼和学习。

    毋昭裔兴奋不已,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正合其心意。

    孟昶对那些乱七八糟的官名曾头疼不已,下令三相进行简略和删除。

    出来的结果让孟昶很满意。比如武官官衔,由小到大分为校尉、都尉、中郎将、将军四种。编制也进行了简化,五十人为队,三对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各级别的最高长官,队为队正,都为都头,营、军、厢都为指挥使。

    文治武攻,这正是孟昶要的效果。军政的适当分开,既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又加固了皇上的权威。可以说,从现在起,大蜀的军政大权已牢牢被孟昶掌握。

    在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中,孟昶有了些忧虑。若想国富民强,仅仅靠一些制度的变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一开始就竖立良好的风气。望着从李仁罕处查抄来的“七宝溺器”,他有了主意。

    “各位爱卿认识这个玩艺吗?”孟昶指着乔公公手举的“七宝溺器”问道。

    赵季良与王处回见识过,并不作答。

    “是个做工精细的茶壶吧?”礼部尚书毋昭裔猜道。

    “毋大人说的没错,是茶壶。”很多官员应和。

    孟昶接过乔公公递来的“七宝溺器”,摇摇头道:“非也。王丞相,你告诉大家吧。”

    王处回道:“此为‘七宝溺器’,一个夜壶,是从李仁罕家查抄来的。”

    啊?众臣纷纷惊讶,交头接耳。

    孟昶举起那溺器道:“奢侈至此,岂不败?荒淫如斯,岂不亡?”说完,将“七宝溺器”重重摔在地上,碎片无数。

    殿堂上鸦雀无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