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陡转(11)(1 / 5)  帝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正德元年,五月甲申

    端午佳节,神京城内,再次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早朝之上,朱厚照下旨,以先皇小祥,免群臣朝贺。

    宫内不设宴,不赏金银布帛。自内阁以下,六部九卿,五军都督,按照品级,领粽子回府。

    “钦此”

    略显尖锐的声音,在奉天殿中回响。

    张永合上圣旨,躬身退后。

    群臣口称“万岁”,四拜谢恩。

    深切体会到,天子复兴圣祖高皇帝之法的决心,是何等坚定。

    圣祖高皇帝之后,太宗皇帝下旨,端午节皆休沐一日。

    按照惯例,群臣入奉天殿朝贺,天子赐宴,赏赐金银布帛。内外命妇大妆,入贺仁寿坤宁两宫,按品级受赏。

    赏赐俱出内库,金银之外,常有器皿摆件。刘健和马文升历经四朝,所得金注银盏,可凑足三套。其中有英宗皇帝和孝宗皇帝所用金注,不能用,摆着也是荣耀。

    今上一改作风,端午节不休沐,不赐宴,赏赐都换成粽子

    内库紧张,发不出金银,赏几匹布也是好的,至少能做几件衣裳。

    赏粽子算怎么回事?

    许多大臣年事已高,牙口不太好,家中过节,粽子都做成核桃大小,用料更显精细,方便入口。

    宫中赏下的粽子,包裹肉丁果脯,新鲜大枣,个个都有拳头大,分量十足,硬得能砸晕耕牛。食量小的,半个能顶一顿饭。

    “盐引换得糯米,从太仓调来,诸卿可用。”

    这句话出口,仿佛一针戳破皮球,鼓起的勇气全部消失。

    谁敢抱怨粽子太硬,个头太大,糯米选的不精,里面掺沙子?

    咯掉牙也得吃

    不然,是承认以次充好,用掺了沙子的米换盐引?

    打死也不能干。

    朱厚照体恤老臣,普通官员多是一两个,六部尚书至少六个,内阁及英国公等勋贵功臣都是十个

    幸亏没有下旨,必须一个人沐浴隆恩。不然的话,至少有三位老臣会当殿晕倒。

    晕死总比撑死强。

    没资格上朝的京官,看到同僚拎粽子出宫,既纳闷又羡慕。

    纳闷天子为何不赏金银,羡慕同僚还有粽子可领,自己连粒米都得不着。

    上疏天子节俭的官员,对此大表赞赏。

    “天子仁德,纳谏如流,戒奢以俭,有先帝之风。”

    话传出,不少人咬牙,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敢情给事中官小,只领到一个?

    背后戳小人抽鞋底,遇见仍要笑如春风,拱手表示:仁兄说得对,就是这样,在下佩服。

    天子仁德,黄连也得吞下去

    英国公年逾古稀,身体倍棒,每顿能吃三大碗米饭。儿子更能吃,每顿至少五碗。

    十个粽子带回家,父子几个分一分,吃完不到半饱。

    国公夫人转身,眼不见为净。

    结缡数十载,对丈夫的秉性习惯,多有了解。看向无奈的儿媳和目瞪口呆的孙媳,道:“摆饭。”

    儿媳应诺,孙媳眼睛瞪得更大。恍然回神,见婆婆看着自己,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

    “媳妇失态。”

    “没事。”世子夫人摆摆手,笑道,“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看向意犹未尽的丈夫,孙媳默默垂头。

    娘说过,国公府规矩大,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都出身勋贵,嫁过来,需得温厚恭顺,孝敬长辈,敬爱夫君。可眼前的情况,同她想象中的,实在有相当差距。

    武将家中多是大肚汉,几个粽子分一分,当日就能解决。

    文臣府内则是另一番情形。

    儿孙多的,如谢阁老,六个儿子,儿子下边有孙子,孙子不够还有外孙,加上府中女眷,粽子甚至不够分。

    一个分成数块,每人仅能尝尝味道。

    谢迁抚过长须,饮下半杯温酒。所以说,枝繁叶茂就是好啊。

    刘健和李东阳没谢迁儿子多,好在学生不少。

    能尝到宫中赏赐,自然是天大的荣耀。

    两位阁老颔首微笑,很是慈祥。众人一边咯得牙疼,一边感动得泪水盈眶,有阁老做靠山,三生有幸啊

    六部官员各显神通,各想办法。实在没办法,只能硬吞。

    锦衣卫监察百官,看到不少惹人心酸的场景。

    吃粽子能吃得泪流成河,当真千古奇事。

    回报牟斌,指挥使大人嘴角抽动,几番斟酌,到底详具纸上,递送宫中。

    天子是什么反应,无需猜测。

    当真该庆幸,锦衣卫没这份荣耀。

    坤宁宫内,朱厚照盘腿坐在榻上。面前一盘核桃大的蜜粽,雪白晶莹,玉雕一般。

    夹开一枚枣粽,送进嘴里,糯米裹着蜜枣,香甜的滋味溢满口腔。

    “这个好”舔舔嘴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