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终归(7)(2 / 4)  帝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每天只有半张硬饼,还时常被阿奇兹“克扣”,肚子咕噜噜直叫,饿得没半点力气。水也只有一碗,压根不够分,每人只能润润喉咙。

    又饿又渴,还要面对锦衣卫审讯时的惨状,实在受不了,只能用破布堵住耳朵,直挺挺躺在囚室里。

    好歹节省些力气,熬到下次发饼。

    两三人一间囚室,能够躺下休息,全仗身材矮小。换成大食人和佛郎机人,别说躺下,坐着都伸不直腿。

    舱室门关闭,视线变得昏暗。

    施天常等早有心理准备,只要能让家人活命,脱离沈岳,任何事,他们都愿意做。被关几天,又算得了什么。

    “回来的弟兄说,钦差铁面无私,痛恨海匪,尤其痛恨同倭人勾结的海匪。”

    “我等主动来降,供出沈大当家,应该能保住性命。”

    “难说……”

    “二当家,你瞧着,这钦差会如何处置我等?”

    施天常没出声,另有海匪道:“我等看不惯那些倭人,从不和沈大当家一起上岸。弟兄们都能证明。抢劫海船顶多坐牢。马七那些,和咱们一样是匪,杀了也是除害”

    “对,像秀才说的,过堂时,咱们咬死为民除害,必会被从轻发落。”

    “助官兵登岛,遇上朝廷开恩,还能得一官半职。”

    “想得美”

    “这事可说不准……”

    几人的声音并不低,谢十六闭上双眼,心中可怜这些人。

    一日为匪,终身为匪。

    同自己相比,沈岳同倭贼沆瀣一气,恶行更甚,千刀万剐不足赎罪。其手下得用之人,罪名同样不小。

    久居泥潭,岂能不染腥臭?

    纵然能把持自身,旁人也不会相信。以杨钦差的行事,必不会法外开恩。

    睁开眼,谢十六缓缓抬头,看向对面的施天常,扯了扯嘴角。

    可怜啊。

    那位杨钦差,同寻常文官大不一样。遇上他,想被招安,既往不咎,比登天还难。

    自己好歹认清了,烂命一条,早晚都要砍头。

    这几个,怕还在做梦。

    摇摇头,当真是可怜。

    杨瓒没急着离船回岛,而是寻一间隐秘舱房,同王主事详议此股海匪。

    顾同知坐在一旁,绣春刀佩在腰间,表情不变,少有插言。

    校尉请命守门,悍然同卫军抢活。

    卫军不满,表情极其不善。

    顶着同袍带刺的目光,校尉挺直腰背,坚守岗位。

    里面太冷,随时可能刀光剑影,血溅三尺,避开为妙。门边地方不小,挤一挤,总能站脚。

    校尉表示,都是同袍,别太小心眼。

    卫军瞪眼运气,再三告诫自己,眼前这是锦衣卫,不好惹,动手不值当……不好惹个球

    在钦差跟前露脸,何等美差。

    好不容易得来,这些跟进根出的还要抢,还有没有天理

    船舱内,王守仁言简意赅,将先时遣人散布消息,促海匪内乱等事道出。

    杨瓒听得咋舌。

    顾卿端起茶盏,抿一口温茶,长睫遮盖眼眸,心思愈发难猜。

    “计谋粗陋,下官本以为,需多等些时日,方可见成效。”

    率领千人,盘踞海上多年,吞并大小六七股势力,绝非庸碌之辈。

    行此计策,多为搅乱海匪内部,令其互生猜疑,钓几条小鱼,方便绘制海图,派遣卫军剿匪。

    万没料到,鱼饵扔下,竟会钓上这样一条大鱼。

    杨瓒不知道施天常,顾卿却是一清二楚。

    此人同许光头一样,在南京守备太监处留有“记录”。扬州镇守太监做人情,送给顾卿的名单中,亦赫然在列。

    “施天常率人来投,足见海匪内部不睦,裂痕早生。”王主事道,“机不可失,正当行间,诱其再生嫌隙。”

    杨瓒斟酌片刻,手指抚过下唇,对顾卿扫过的目光,半点不觉。

    计策的确好,依此行事,无需大动干戈,海匪即会自内分裂。不过,为使计划更加完美,仍可增添几笔。

    想到这里,杨瓒眼珠子一转,道,“此计甚好,然微末处,或可增补一二。”

    “增补?”

    “正是。”杨瓒点头,“例如,悬赏匪首。”

    顾卿挑眉,王守仁眸光湛亮。

    悬赏?

    大善

    两人心思急转,同杨瓒商议,各有增补。话费不到半个时辰,即制定出一份计划。依此行事,不动一兵一卒,即可令沈岳手下海匪崩溃。

    卫军出海,必不会遭遇恶战,九成以上,看风景玩海钓,顺带捡功劳。

    王主事停笔,吹干墨迹。

    杨瓒拿起纸页,看着条列分明的一行行楷书,深吸一口气,忽然觉得,沈大当家很有些可怜。被这般算计,要么悲剧,要么惨剧,没有第三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