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军校(1 / 3)  红色警戒之民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第二天,全国上下所有的报纸争先报导了一则消息,而这则消息名震全国:中国第一所军校中华军校在GX省开始建造,实行西式教学,并且向全国各地招收学员。

    这所中华军校,之所以名震全国,正是因为蔡锷和蒋百里,两人担任军校的副校长,并且向德国请来不少的军事教官。

    中华军校的校长由陈绍担任,因为陈绍现在和德国的关系很不错,对于陈绍要聘请军事教官的要求,德国方面欣然同意。

    蔡锷和蒋百里一起亲自登报招募学生:中华军校地处GX省,旨在为国为民培养合格之士官。但凡有才有志者,可免费入学。

    浩大的声势,冲天的名气,完全掩盖着陈绍和龙腾集团的存在。即便极少数知道内情的人,也会认为这里是蔡锷和蒋百里豢养私兵来养老的地方,根本不会想到军校的底细原来那么复杂。

    而GX省的李宗仁更是叫人带来了5W大洋,资助建校。对于李宗仁来说,军不军校对他来说无所谓,但是只要把那两位侍候好,让他们别在GX省搞风搞雨就好了,而且李宗仁还把陈绍当成是蔡锷和蒋百里的代言人。在云南的唐继尧也送了5W大洋。而远在北平的袁世凯知道蔡锷和蒋百里要建军校,也高兴了几天,并且把原来保定军校的不少学生送过来。

    对于钱和人,陈绍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军校建于清河村村口往华士镇的公里边,占地6千亩。等学校全部建设完毕已经到了来年开春,也把陈绍口袋里的钱差点掏光了,有阵子,陈绍都没有钱建设红警单位。

    高大的中华军校校门是大理石建造的,左右两块十米高的大理石上题着蔡锷亲手写的校联:为民争命,为国夺运,横批中华军校。

    校门进去50米便立着一个巨大的石碑,石碑上铭记这中华军校的校训: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时代的欢呼。

    “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

    向别人学习,如果不比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话,起码和那同等重要。

    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

    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

    个人要服从集体或更大的整体,服从部队,服从一个团队。

    纪律和军容是我们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要求更严格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中华,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

    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

    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

    要有信心,把握自己的未来。

    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

    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确信无法突破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是等待。

    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

    责任、荣誉、国家!

    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

    冲动,决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历经严酷的训练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速度决定成败。

    不要怕有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肯努力。

    首先要建立起自信心。

    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

    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

    主动锻炼自己,培养果决的性格。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怖那么可怕。

    目标要明确,信念要坚定。

    只有自己去做,才可能知道能否成功。

    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要战胜恐怖,而不是退缩。

    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

    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