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章(3 / 3)  重生之黄埔卧底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央部队散在各地,而因蒋下野,群龙无首,一时未易集中。”同时,他对十九路军的处境十分清醒:十九路军单独在沪作战,孤军决不能久持,应该予以增援。

    二月初,蒋介石在浦口会晤张治中。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战:“我们中央的部队必须参加淞沪战斗才好,如果现在没有别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

    蒋介石马上让何应钦调动散驻在京沪杭的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中央教导团,合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第五军军长兼第八十七师师长,率部开沪参战。

    二月十六日,在淞沪抗战第十九天后,张治中奔赴战场。在出发前的十五日深夜,他起身开窗户、面向故乡写下一封遗书:“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身赴疆场荷戈奋战,保卫我神圣领土,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

    现年九十五岁的张素我回忆说:“父亲是决心战死沙场,以誓死的决心走上抗日前线。”第二天出发前,张治中把这封遗书jiāo给了挚友陆福廷。

    张治中在回忆录中对写下遗书解释得更为深入,他说:“我知道,一个**军人首先要具有牺牲jīng神,而牺牲jīng神又必须首先从高级将领做起。”

    自二月十八日率第五军进驻刘行镇,接替十九路军部分防地开始,直至五月五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张治中率军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庙行一役将日军第九师团和久留米hún成旅团的jīng锐歼灭殆尽,庙行、江湾间,敌尸堆积如山,达三四千具之多。中外报纸也一致认为,此役是沪战中中**队战绩的最高峰。

    多年以后,张治中回忆起这次生平参加的第一次反抗外敌之战时说:“这一役牺牲是应该的,生还算是意外的了。”

    一九三五年,二十岁的张素我独自登上了一艘轮船赴英国留学。此前,她是南京金陵nv子文理学院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离开了这所声名赫赫的学校。没想到的是,两年后她再度肄业,回到了战火中的祖国。

    一九三七年,“我还没有毕业,父亲就发了多封电报要我回国。”张治中告诉nv儿,此时的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你要迅速回国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当中去。

    张素我回忆起当时的感受说:“我想怎么也得读完我的学士学位再回来。可是我父亲一定让我中断学业,回来参加抗战。”

    一九三七年的八月,张素我中断学业回到中国,迎接她的不是父亲慈祥的笑脸,而是空前惨烈的淞沪会战。

    “来接我的人说,你爸爸现在在苏州那里准备战斗了,要到前线去了,你赶快到苏州去看一眼你爸爸。”八月十一日,张素我在苏州见到阔别两年的父亲。“父亲叮嘱我速回南京帮助母亲,照顾好弟弟妹妹。当天晚上他便率部赴沪作战。”次日,张素我到了南京,家里也知道父亲要上战场,“但没想到第二天,上海就变成了战场。我在南京待了两个多星期,母亲决定和我带着弟妹们一起迁往安徽老家”。

    从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到九月二十三日,张治中不分昼夜指挥大战,以致体力疲惫至极,加上因战局不利遭到蒋介石的指责而jīng神苦闷。张治中决心致函蒋介石辞职,含泪告别将士离开了战场。

    张素我对父亲的苦闷记忆犹新,她说:“父亲辞职以后也回到了安徽老家。他很苦闷,每天都很晚睡觉,把喜欢看的古书拿了出来看。”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UC电子书^_^o~!,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