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宫中****之序幕(2 / 2)  大唐酒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大唐朝野血脉相连。要是直接采取简单手段打压世家大族。必然要引起反弹甚至是动乱。所以。只能采取制衡之术。扶植另一系人马来牵制和分化世家大族的势力。

    相比于世家大族出身的士子。寒门士子更加会对皇帝忠诚不二。因为他们没有靠山。没有家族的大树可以乘凉。只有皇帝才能给予他们荣华富贵。皇帝。是寒门士子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靠山。这一点。李隆基想的非常明白----只有那些寒门士子。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将来成长为一心一意为皇帝冲锋陷阵的主力军。

    当然。凭借李隆基的狂妄和自信。他也并不认为当前的世家大族会有不臣之心。而擅长运用制衡之术。不过是作为皇帝的一种本能。皇帝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在平衡权力之中树立自己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

    李林甫笑了笑。“皇上。臣以为。张相所言极是。岂能为了一人而开制举?倘若这个口子一开。朝廷的威信何在?科举的公信何在?”

    李隆基心里有些恼火。这些臣子的心思他如何不清楚。他压着火气。淡淡道。“朕何时说过要为萧睿一人而开制举了?不管是何人。只要是落榜士子。都可以报名参加。由朕来亲自考校----罢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李林甫。你是礼部尚书。这事儿就交给你来负责。记住。所有的士子报名都需要交一份自荐的文章。可自行命题。完了。由礼部统一收归。交到朕这里来。由朕亲自阅卷。”

    李林甫叹息一声。他知道这事李隆基早就拿定了主意。既然不可阻挡便不能阻拦。他躬身下去。“臣遵旨。”

    “皇上。这如何使的?制举一开。报名的士子何止成百上千?这海量的文章。由陛下亲自审阅。岂不是要累坏了龙体?臣以为……”到这个份上。张九龄也没有办法再进言。毕竟皇帝开制举只要不是为一人而徇私。他们便无话可说。

    李隆基哈哈一笑。“朕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朕要为朝廷选拔人才。就算是辛苦一些也是理所应当。也罢。张九龄。由你协助李林甫署理此事吧。记住朕的话。凡是报名者皆要纳入。不可漏过一人。明白了吗?”

    张九龄和李林甫齐声躬身。“臣等遵旨。”

    “去吧。朕累了。朕要歇一会。”李隆基顺手将案几上早已封好的圣旨递给了李林甫。“传朕的旨意。自即日起。重开制举。凡大唐士子。不论出身。不分门楣。只要有才学者。皆可参考。”

    一众臣子分成两列。落寞的行进在幽长的宫道上。这情景看上去多少有些诡异。一列5人。以张九龄为首。而这一列。却只有一人。只有李林甫。张九龄等人不屑的扫了李林甫一眼。相互寒暄着行进着。而李林甫却旁若无人的大步前进。眼中更是闪出了一丝嘲讽的光芒。

    李林甫在朝中虽并不孤单。但毕竟他登堂拜相的时日尚短。他所配置的亲信级别都较低。目前是没有资格进入皇帝的御书房议事的。但李林甫却有着无比强烈的信心。他相信。在并不遥远的将来。左侧那一列食古不化的大臣身影就将永远从大唐的朝堂上退出。

    天色渐渐阴沉下来。一朵朵乌云缓缓飞来。遮住了三千大唐宫阙的上空。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轰隆隆!一声声闷雷响起。一道耀眼的闪电劈开厚厚的阴霾。倾泻而下。掠过大唐宫阙的层层飞檐。恰恰落在东宫的上空。绚烂而诡异的绽放。

    无与伦比的压抑感和阴沉感冲击着大唐重臣们的心头。张九龄抬起老眼昏花的头颅。叹息了一声。“诸位。暴风雨要来了……”

    FS::暴风雨要来了。月票在哪?后面追上来了。前面又超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