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2 / 3)  重生之江湖那么大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然而这几日,他见她的神态慢慢有了几分生气。虽然不似从前那般活泼,但也算是逐渐好转了起来。

    再加上沈周氏经不住沈嘉禾的软磨硬泡,劝慰了丞相两句。

    丞相也只好默许沈嘉禾出府的事情。

    然而默许归默许,沈嘉禾要去的地方毕竟三教九流什么都有,保护的人不能少。

    丞相恨不得把府里的侍卫统统都派出去将沈嘉禾严严实实地围在一个圈里,确保她不会遇到半点意外。

    他还一反平日里行事讲求低调的准则,要求那些侍卫将丞相府的标志亮出来,哪里显眼摆哪里。省得那些歹人辨识不清,前来造次。

    这般部署下来,沈嘉禾身后少说也要带上二十个护卫,丞相才勉强同意她出门。

    人多虽然有些拘束,但于沈嘉禾来说也没什么不好。

    她上辈子只学过几招防身用的花拳绣腿,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当真遇到歹人,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学来不过是求个心安。

    这一世就更不用说,她才八岁,力气大的人随手一捞便能将她带走。花拳绣腿施展不开,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她虽然想走江湖路,但还没打算那么莽,一切以稳妥至上。

    更何况,人多,尤其丞相府的人多,还有另一个好处。

    说书先生所讲的故事,无非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关于朝廷,多半是些宫中秘闻,由说书人的口中讲出,沦落为听书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另一部分,便是沈嘉禾要探听的江湖。

    说书人见沈嘉禾带了这么多丞相府的人来这小茶馆中,自然能意识到她的身份。

    再讲宫中的事情,显然就是作死了。

    然而这生意还要做。

    寻常人家的家长里短,他说得还不如那些听书人的媳妇精彩,也留不住客。

    说书人思来想去,只好卖力地讲起江湖中发生的种种事情。

    新的江湖事说完了,便转头忆起江湖旧事。

    这些事大多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说书人又为了故事的跌宕起伏,添加了几分杜撰和夸张。一段话说下来,至多能信三分。

    然而这零零碎碎地听下来,沈嘉禾却也还是摸清了如今的江湖形势。

    沈嘉禾端坐在房中的书桌前,铺开一张央国的地图,执起毛笔,顺着记忆中那说书人的描述,在上面圈圈点点。

    江湖之中大大小小的帮派数不胜数,其中比较出名的,大多盘踞在南方。比如这白家的无垢剑庄,还有那班家的乾坤庄,都是江湖中鼎鼎有名的。

    而这北方,靠近都城,颇有威名的,也就只有秦家的八方庄。

    食指轻敲房门,发出“笃笃”两声轻响。

    沈嘉禾将地图卷了卷放到一旁,扯过一张白纸,执笔随手写下几个字,头也不抬道:“是书琴么?进来吧。”

    书琴在门外应了一声,轻轻推开房门,脸上带着几分俏皮的笑意,道:“怎么小姐总能猜到是我呀?前几次你说是我走路不稳重,这次我都学着书画姐姐轻走慢行了呢。”

    沈嘉禾瞧了瞧她端着的冰糖银耳莲子羹,笑着道:“你每次来时不是带着莲子羹,就是带着这样那样的糕点,小风一吹,那香味便飘进来了。我一闻,就知道是你来了。”

    “夫人若是听到这话肯定十分高兴。”书琴上前几步将瓷碗放置在沈嘉禾的书桌上,语带笑意地催促道:“小姐您快尝尝。夫人说这道冰糖银耳莲子羹,夏日吃再适合不过了呢。”

    沈周氏不忙的时候经常会跑到庖厨里做做糕点小吃,或是研究些她在外吃过觉得好吃的菜色的做法。她乐于下厨且厨艺精湛,但凡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沈嘉禾就没有继承到她娘亲的这一点。

    从小到大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如今便是连生火都不会。

    可她既然想要走江湖这条路,以后没有人会供她养尊处优,这些事总要靠她自己来做。

    沈嘉禾舀起莲子吃下,若有所思道:“是该学学了。”

    “小姐你要学什么呀?”

    书琴站在书架前,将几本书摆正,转过身来,继续说道:“小姐你最近不是出门去茶楼听书,就是窝在书房里写写画画的,搞得特别神秘,究竟是在做什么啊?”

    沈嘉禾随口道:“你家小姐打算出书。”

    书琴眨眨眼,惊奇道:“出书?您是打算写《苦命少侠俏狐狸》、《霸道厂公白貂妖》,还是《我与邪魅师兄二三事》啊?”

    沈嘉禾:“……”

    为什么你好像非常懂的样子啊?

    书琴看沈嘉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连忙说道:“小姐你放心,这事我肯定不会跟老爷和夫人说的,你就放心写。”

    她拍拍胸脯,隐隐带着自豪道:“你要是哪里不会写可以问我,市面上的话本我基本都看过,套路熟,门儿清。”

    沈嘉禾:“……”

    上辈子你明明说你一看书就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