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火器强军(1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当然,崇祯也不是一点动作都没有,南迁下不了决心,放弃宁远也办不到,但他还可以下旨催促前线的督师、督抚、总兵们嘛。

    譬如他在费尽心思却发现还是一事无成之后,先敕顿畿内不前的李建泰曰:

    朕仰承天命,继祖鸿图,自戊辰至今甲申,十有七年,未能修德尊贤,化行海宇,致兵荒连岁,民罹兵戈,流毒直省,朝廷不得已用兵剿除。

    今卿代朕亲征,鼓淬忠勇,表扬节义,奖励廉能,选拔雄杰,其骄怯逗玩之将,贪酷倡逃之吏,妖言惑众之人,逆误军情之辈,当以尚方剑从事。

    一切调度赏罚,俱不中制,卿宜临事而懼,好谋而成,剿则歼渠宥胁,抚则解散投戈,早荡妖氛,旋师奏凯,封侯晋爵,勒铭鼎钟,须将代朕至意徧行示谕。

    这份谕令几乎是在恳求李建泰了,只要你肯去山西抵挡李自成,那就什么都听你的,封侯晋爵也不在话下。

    接着崇祯又命山东总兵刘泽清自临清移镇彰德,谨防山西贼军突入畿南。

    可是大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北京城里的大明朝廷已经没多少资本号令天下了,崇祯皇帝一纸谕旨又还能有多少权威呢?

    很显然,李建泰和刘泽清等辈都不会再理会皇帝的谕旨了,都打着继续观望,以待时变的主意。

    二月初九,金陵城里的李致远得了他的铁杆迷弟太监李国辅的允诺,一时心情大好。

    一大早即上了李国辅派来接他的软轿,赶往兵仗局,由李国辅亲自出马,兵仗局掌印太监、佥书、监工等陪同,挑选借调工匠。

    兵仗局初设于洪武年间,一直是个较为庞大的机构,工匠人数极多,基本在一千七百人左右,最多时曾达三千多人。

    迁都北京后,南京兵仗局仍然存在,主要是负责火器制造,规模仍旧不小,单论火器制造,甚至要强于京师的兵仗局。

    譬如嘉靖三年,兵部安排南京兵仗局仿造佛朗机铳,南京兵仗局在火器制造方面的优势可见一斑。

    不过如今已非当年,朝廷腐败,资金短缺,工匠待遇极差,已经造不出什么优良的火器了。

    但这并非真是工匠们技术不行,实在是体制的问题。

    若提高工匠待遇,对制造流程和各级管理人员都严格要求,李致远有信心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军事工业队伍。

    据兵仗局掌印太监介绍,现在南京兵仗局大约有工匠六七百名,大多生活困苦,除了为朝廷制造火器以外,他们大多还要为各级管事官员干活服役,几近等同于奴仆。

    李致远则承诺只要肯随迁湖广为官军打造火器,他一定不吝赏赐,按先前在徽州婺源定下的酬劳标准,在如今的世道还是很能吸引人的。

    在火器配备上,李致远一直坚持统一化、制式化、标准化,他绝不学明军那样,将火器弄得五花八门。

    什么三眼铳、四眼铳、连子铳等等火器虽看起来稀奇,但实战效果其实都不如鸟铳。

    譬如北军观念保守,还就喜欢三眼快铳,因为他们觉得那玩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射速较快。

    但三眼快铳威力、准确度、射程都远远不够,更不能射穿满清的重甲,唯有拥有较强穿透力的鸟铳才行。

    可大明的北部边军依然执迷不悟,沉醉于以前的经验,用这种东西对付建虏,能有多大杀伤力?

    所以,未大规模装备鸟铳的大明北军,既没有能征善战的铁骑,又根本没有发挥出这时代最为强大的火器的威力,怎么可能打得过建虏?

    李致远自问在短时间内是没办法练出能与建虏八旗铁骑相媲美的骑兵,唯有依靠火器强军,用技术及人数上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短板。

    所以在火器制造、种类样式选取及相应的战术方面就要尤为注意,绝不能步了明军的后尘,白白浪费了这个优势。

    在初期,结合自身条件,对于轻型火器,李致远就只想造两种,一是火绳枪,即鸟铳及其改进型鲁密铳;二是自生火铳燧发枪。

    而在燧发枪技术未完美成熟之前,自然还是以火绳枪为主,在明年弘光朝廷覆灭、满清南下之前,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务必尽全力赶制鸟铳。

    与此同时,必须加快燧发枪的完善,若这个大杀器能大量装备于他的新军,到时候在战场上,更为密集的弹雨给予其持续不断的远程打击,再配合大量长枪手的保护,对建虏一定是碾压性的。

    没有骑兵,在追击上虽有劣势,即不能全歼,但却能挡住,能打赢,一旦打出军队的威风和信心,稳住阵脚,凭借汉人数量上的优势,最终一定能战胜满清!

    对于重型火器,即火炮,李致远自然是想造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

    前者南京兵仗局就能造,而且工艺已经相当熟练,但说实话,佛朗机炮已经落后于时代,论威力,根本无法与红夷大炮相提并论,也就因为其重量较红夷大炮轻得多,比较适合野战。

    而后者中国目前可能还造不出真正符合要求的,主要是铸造技术和质量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