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以身试药(1 / 2)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只见湘江中有四只不大不小的船儿正朝橘洲这边驶来,距离已不算太远,大约三十来丈,转眼便靠了岸。

    立时便有十余名军士押着几个商贾模样的人朝李致远这边赶了过来,其后的军士抬着几只大木匣子,也吆喝着下了船。

    当先的是一身粗布短褐的毕安民,他气冲冲地走到李致远跟前,一拱手,气咻咻地说道:“启禀抚台,我去的迟了,已跑了些人,只逮到这四个奸商!抚台先前说的没错,想来是咱们制造局内部有内鬼通风报信!”

    李致远早已有所预料,边收鱼竿边道:“辛苦你了,能逮到这几个漏网之鱼已经算是你手脚快了!”

    毕安民一脚踢倒一个,恨声道:“抚台看该如何发落了他们才好?”

    “抚台大老爷饶命啊,抚台大老爷饶命啊……”听闻此言,几个人吓的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口中连连告饶。

    李致远放下钓竿,又往自己衣裳上擦了擦手,慢悠悠地上前,蹲下身子,朝地上不停磕头的几人端详了好一会儿,才道:“就是你们以次充好,以麻秸灰代替柳木灰,还往里面掺沙子的?”

    李致远对鸟铳、自生火铳(毕氏燧发枪)等火器的制造一贯是严格要求的,铁是精铁好铁,工钱也给足了,有专门的制造局、制造基地,还有监工、质检盯着,可却忽略了最基础、最根本的一样东西——火药。

    其实这也不怪他,毕竟火药这东西已经发明使用了数百年,且大明一贯重视火器、火药,组配比例早已经差不多研究透了,即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基础上进行微调,料想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再加上李致远是理科生,以前化学学得还不错,也清楚地知道近现代黑火药的最佳质量配比是硝酸钾:硫磺:木炭=15:2:3,连原理及化学方程式2KNO3+ S + 3C = K2S + N2 ↑+ 3CO2↑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的人们不知道什么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所说的“一硝二磺三木炭”都是指质量(重量),即一斤硝酸钾,二两硫磺,三两木炭,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配比是16:2:3,正好和最佳配比差不多。

    这些他早已经让毕安民告知了配药的匠人,让他们可以参考一二,以便制作出最好的火药。

    李致远什么都算到了,可就是没有算到人心,尤其是商人们的“良心”,结果就酿出了大乱子!

    之前已说好今日试枪,没成想上午制造局竟然发生了爆炸和火灾,还闹出了人命,据毕安民禀报,就是制备火药的工坊出了问题。

    制备火药的硝石、硫磺和木炭三样原料都是分别从商人们手上买的,毕竟长沙本地不产这几样东西,现在兵荒马乱的,以前官府制办火药的机构也早就废了,只能从商人手里购买。

    据李致远考察,硫磺是在烧制绿矾时得到的副产物,即将矾石(即黄铁矿,硫化铁FeS2)和煤炭垒叠起来,点火焙烧,反应方程式为:FeS2+ O2 =FeSO4+S↑。

    硫磺在高温下呈气体,在窑顶冷凝之后液化,再收集提纯即可,所以以前硫磺又有矾石液的别名。

    此项工艺已经很纯熟,只是提纯上有些麻烦,这些奸商就懒得多费工夫了。

    木炭最好是采用柳木灰,据毕安民及工匠所说,若用更易得的麻秸灰代替则会使火药威力大减,因而李致远专门交代要采办上好的柳木炭。

    硫磺和木炭都还好说,有不少地方都能弄到,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硝石,这时候得硝、制硝却颇为不易,有句俗语叫“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就很能反应制硝之艰辛。

    南方有些偏远山区岩洞里有“洞硝”,常有土司或官府组织人手就地开采熬硝。

    民间的茅房、老房子旁边的浮土会结出盐状结晶物,用燃烧的木炭戳一下会“哧哧”冒火星,谓之土硝,刮下来再精制提纯一下就得到了火硝。

    中国还算好的,想想办法还是能得到不少硝石,日本、欧洲的硝石就更少了,都只能从茅房边上的“粪土”动脑子。

    离长沙最近的产硝地可能就是施州卫(今恩施)、保靖州军民宣慰司(今张家界、湘西一带的武陵山区)等山区蛮夷土司地区了。

    那里岩洞甚多,富含大量天然硝,只是地处偏远,山路极为崎岖,又是典型的“苗蛮之地”,很难与外界沟通,若没有商人来往沟通,还真没办法获取大量硝石。

    加之张献忠从楚西的施州入川,当地兵荒马乱,官府早已经对那里失去了控制,唯有手眼通天、要钱不要命的商贾们还能从当地土司那里弄来硝石。

    李致远采办的火药原料,就基本是靠的来往湖广西、南山区的几家商行,可这些商人也实在是太奸诈无耻了!

    他花大价钱购来的硝石、硫磺、柳木灰都发现有问题,首先是硝石和硫磺纯度不够,柳木灰中掺杂了大量的麻秸灰,以至于火药威力大减。

    如此也就算了,顶多是威力不够,最让人愤怒的是其中混有了不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