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十八章:六壬神算察真相(1 / 2)  猛萝降世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包道乙定了定神,缓缓开口道,“传说九天玄女大天尊,在先秦春秋时期,曾经化身为越女,传授越国士兵击剑之法,协助越王勾践消灭仇敌吴国。”

    “当时有一头白猿跟随越女,最终成功修炼成仙后,被封为了白云洞君,为九天玄女大天尊执掌九天秘书。”

    “而这位白云洞君,便是有名的袁公。”

    方腊倾耳聆听,津津有味。

    他自然听说过越女剑的故事。

    这是当初的越国,现在的两浙地区,流传极广的一个神话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

    包道乙所说的“袁公”,和越女剑的故事略过出入,但其大致脉络却是相同的。

    方腊虽是明教的教主,执掌偌大的明教教务,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知晓许多不为人知隐秘。

    但明教终究只是唐朝时期,从波斯传入中土的外来宗教,对于先秦时期的诸多事迹,其实并不怎么熟悉。

    盖因先秦至今,已经超过了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也不知道有多少的隐秘,被掩盖在时间长河当中。

    反观包道乙,乃是道教金华山一脉的真传,又出身官宦世家,其先人和当年平定王则之乱的文彦博关系密切,因此对于当年的诸多隐秘,自然知晓更多。

    包道乙面露寻思,将有关“袁公”的秘密,向方腊娓娓道出,“这袁公其实并未跟随九天玄女大天尊上天,而是继续遗留在人间,替大天尊看管白云洞府。”

    “不过祂乃是白猿成道,心性因此一直难定,私下里经常会跑出白云洞府,流落在外。”

    “有传言当年孙膑庞涓斗法,就有这袁公的影子;后来三国时期,祂还传授了关羽春秋刀法,让关羽名扬天下。”

    方腊心头啧啧称奇。

    这白云洞君袁公,乃是异类成道,但是以祂修炼成仙任的境界,只要不是故意露出真身的话,普通人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祂竟是一头白猿吧?

    包道乙继续道,“袁公行事随心所欲,被天界的九天玄女大天尊知晓后,特意下旨斥责,然后又下令将其禁足,让祂一心一意呆在白云洞府里头。”

    “俗话说,心猿意马,思绪难定,身为白猿的袁公如何能够承受,这等被禁足在白云洞府的生活?”

    “袁公呆在白云洞府中的时间一长,便生出异样心思,把九天玄女大天尊的九天秘书上的功法,私自刻在白云洞府里头的石壁上,借此消磨时光。”

    方腊听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

    果然包道乙曼声道,“袁公本来以为,白云洞府乃是仙家神居,九天玄女大天尊的洞府。”

    “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就算祂把九天秘书的功法,私自刻在石壁上方,也不会有泄露出去的危险。”

    “谁知道有一头在雁门山下修行多年的老白牝狐,颇能变化,自号为圣姑姑,机缘巧合之下误入了白云洞府中,匆匆忙忙观看了一遍,袁公私自刻在石壁上的功法。”

    “袁公虽然发现了这白狐的偷窥,一时不察的情况下,又被这白狐走脱,不得不向天界的九天玄女大天尊祈祷求助。”

    “等到九天玄女大天尊传下钧旨后,那白狐因心魔作祟,已经在贝州境内,怂恿弥勒教教主王则,反叛朝廷兴兵作乱。”

    方腊暗自一怔。

    怎么包道乙所说,和刚刚提到的,弥勒教教主王则起兵反叛朝廷的原因,又有了不同的说法?

    包道乙见方腊双眸流露的疑惑神色,并未作答,而是继续讲述袁公和白狐,还有王则起兵的故事。

    “袁公取得九天玄女大天尊的旨意后,便立刻动身,前往贝州,协助文潞公,击败白狐等妖孽,平定了王则的叛乱。”

    文潞公便是文彦博。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多年时间,朝廷封为潞国公,因此人称文潞公。

    包道乙身为文彦博女儿的后人,自然不敢直呼其名,而是以其爵位代替,尊称为文潞公。

    也就是包道乙一直在方腊,还有方百花的面前,绝口否认自己是合肥包氏的弟子。

    否则他还得称呼文彦博为“外高祖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避嫌,不得不口口声称“文潞公”。

    方腊对此心知肚明,暗觉好笑不已。

    但他为人圆滑,自不会揭破包道乙暗藏的心思,以免对方觉得有失面子,拂袖而走。

    包道乙一口气说完“袁公”的故事后,轻叹一声道,“贫道也只是从各方途径,得知袁公的故事,不过是略知一二,其他更多的详情,却不得而知。”

    “至于其中的真假,教主自己可以判定。”

    方腊沉思片刻后,缓缓询问道,“然则道兄所言,和我们明教,不可往北方传教,又有和关系?”

    包道乙摆摆手,笑而不语。

    方腊见包道乙的态度,嘴角笑道,“怎么道兄还要和方某,暗中打禅机不成?”

    他突然间想到一个不可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