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五十五章 两千年前工匠的巧思!(2 / 2)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发现的漆木来看,说明这应该是个实用器。

    在汉代,漆木器制造出来都是实用器,而不是只拿来看的。

    比如盘子、碟子、杯子之类的。

    而高端的实用器,就会用青铜做底座镶边,上面用漆木做盖子以便绘漆。

    显然,这就是一个这样的器物。

    事实证明,陈翰的猜测也是正确的。

    当这个整体提取出来的青铜器,被送到大墓旁边的考古基地里的文保用房,进行简单的清理后,这个器物的全貌就呈现了出来。

    都不用修复,只是简单拼一下,就能确定,这是一尊匜(yi)!

    匜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

    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

    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

    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掩埋,但是这尊匜的龙头,下颚居然还能活动自如。

    这个文物的龙头,其实是充当把手作用的。

    当时的古人是握着这个龙头,然后倒水,类似于茶壶的柄。

    而这个龙头把手的设计,非常巧妙。

    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捏,这个龙头就打开了,可以握住里头的把。

    如果不用的时候,他就自然恢复了一个龙头的观赏状态!

    这巧妙的设计,既兼顾了实用性,也兼顾了观赏性。

    简直是匠心独具之作!

    两千年前工匠的巧思,简直让人惊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