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提亲(2 / 4)  明斯亚战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白桩和常木听闻后便朝孙元武鞠礼:我二人替西兰村和兰溪村2千百姓在此谢过知府大人

    孙元武:两位村长不必多礼

    科尔村村长袁安:大人爱民如子实乃台州百姓之福啊

    其他几位村长闻声跟着附和“是啊-是啊”

    孙元武朝内堂打量了一眼:居正本府这次来怎么没看到宏庭啊

    韩居正:大人李兄他在张乐祭祀的事

    “哦”

    韩居正随后便派人去通知李炀知府大人已经到县衙内堂了,此时的李炀正和高原-元奎他们几个在街面上商量祭祀得事,当他得知孙大人和元将军已经在县衙等候了,他和高原-元奎等人立即赶往县衙拜会二位大人

    等到了县衙内堂众人一看到两位大人,便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施礼:学生-末将参加二位大人

    孙元武挥了挥手:好了-好了都起来吧

    “谢大人”

    孙元武:今年北部的祭祀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炀: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等良时一到了

    孙元武:那一会儿需要本府和元将军做些什么

    李炀:大人一会儿您和元将军,上头一炷香为北部的百姓们祈福,等上完香会有舞狮和秧歌在街面上表演,到时还请大人和元将军为舞狮点睛剪彩

    孙元武:行本府知道了

    元彬:大人咱们台州府每年还真得变着法的整点花样,阿兰县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错每年都能搞点花样出来,一到阿兰县我就已经感受到了喜悦的氛围

    孙元武“哈哈”不错是挺好,靖源他现在怎么样在你这呆的还习惯吗

    李炀:大人靖源先生和他的两位学生已经开始教书了,学生提供的住房他和师母挺满意得

    孙元武:那就好

    辰时一到街面上就响起了一阵阵的铜锣声,人们只要一听见铜锣声就知道祭祀满上就要开始了,刚一出县衙街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赶往祭坛的人,在衙役的护卫下才勉强挤出来一条能容一人通过得小道

    元彬被挤得是左右乱逛:我曹人这么多啊

    孙元武:要知道这样,咱们早点出来好了

    我们这一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挤到了祭坛前,观山道长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始起坛做法,只见他将一把黄纸朝天空抛撒出去,随后他手舞桃木剑对着天空画了一道符咒,五谷杂粮一样抓一把朝前方抛撒出去,拿起小锤使劲往祭坛上的铜锣一敲“咣-咣”

    一连敲了三下之后,他手拿铜铃围着祭坛摇晃起来:黄天在上-厚土为下-今弟子观山应百姓所求特设此法址,感谢上苍与各路神明佑北部风调雨顺万事万康,今北部百姓略备薄礼以表敬畏之心,还请上苍与各路神明-过路神仙佑我北部百姓人丁兴旺-合家欢乐

    铜铃声一停观山道长便对孙大人和元将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香

    这头一炷香是由台州府的官员孙大人和元将军来上,第二炷香是阿兰县的官员由韩居正-高原-元奎-大牛-二牛来上,第三炷香才是李炀和各村的村长们以及氏得族长,等头三炷香上完居民们就可以自由到祭坛上香了

    上完香之后孙大人和元将军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毛笔,为等候在祭坛前的舞狮点上了一对眼睛,伴随着锣鼓声和唢呐声的响起,两只舞狮和秧歌队在街面上欢快的扭了起来,游行的队伍将从阿兰县出发围绕十村转上一圈,阿兰商会会为舞狮-乐师-扭秧歌的人每人包一两银子得红包,让大伙都沾沾喜气图个吉利

    韩居正提前在宋氏面馆订了5桌佳宴,祭祀结束后他将两位大人,各村的村长以及各氏族得族长们请到了宋氏面馆,像这种与民同乐的事孙大人还是比较愿意参加得,而各村的村长和氏族族长们也愿意借此机会与诸位大人多接触一下,宴席的菜准备很丰盛大伙吃得都非常满意

    下午宴席结束后李炀将孙大人和元将军送到外面,今天二位大人可没少喝走路都直打晃,他小心翼翼的将两位大人扶上了马车

    临行孙大人将头从车窗探了出来:宏庭兰溪村和西兰村地少村民们的日子不好过啊,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就是靠在盐田做工,吃穿用度都得靠买要是条件允许你给他们长点工钱吧

    按说涨不涨工钱那是阿兰商会来决定的事,可知府大人开口了总不能驳了他的面子吧,于是李炀也没多加犹豫就把这件事给应了下来:行大人,学生这几天就把这件事落实了

    孙元武满意的点了点头:行你就送到这吧,要是有什么事你就到州府衙门找我

    李炀拱手鞠礼:学生谢大人抬爱

    清晨一出房门就看到院子里的花草上浮着一层冰碴,下霜了-天儿也跟着冷了起来,寒风像是一把利剑不费吹灰之力便刺透了衣衫,这天冷不丁一凉起来人还真有点不大适应,冻得人直躺大鼻涕,街面上的行人也随天气变得少了起来,商铺的生意与之前比起来明显要差一些

    早饭刚过啊茶喃一行二十余人便来到了阿兰县,阿茶喃这次来一是想出来走走了解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