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段祺瑞三任总理,徐世昌就任总统(3 / 6)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冯服务,奔走赣、鄂,为和议出力。本次他来天津,正是为了说和而来。徐树铮对陆建章的幕后行动早有所知,心里恨得只牙痒痒,于是在6月14日约请他到奉军司令部(小徐此时正和张作霖打得火热,被委为关内奉军副司令)一谈。陆建章也知道小徐不怀好意,但想自己也是段祺瑞的同辈中人,去了又有何妨。

    进得营内后,徐树铮开始还好言招待,大家言笑如初。等酒席吃到一半,徐树铮突然对陆建章说:“后面有个花园,里面景色极佳,我想请你进去游玩一番,顺便谈点私事。”陆建章不知其中有诈,便欣然入内。不料两人进去后,徐树铮立刻翻脸厉声喝斥道:“你知罪否?”陆建章大惊失色,说:“我有何罪?”徐树铮骂道:“你为南方做走狗,成天里东奔西走,妄谈和议,破坏段总理的统一政策,你还敢说自己无罪?”

    陆建章冷笑道:“主和之人,又不止我一个,难道都要归罪于我?”徐树铮变脸道:“哼,今天恐怕容不得你说什么了!”说罢,手一挥,令左右将陆建章绑上,陆建章见势不妙,慌忙改口愿为段总理效力,但小徐完全置之不理,掏出手枪亲自把昔日威风凛凛的陆将军给枪毙了。

    小徐妄逞辣手、擅毙陆建章,此举真可谓是石破天惊、胆大包天。消息传出,海内震惊,就连段祺瑞得知消息后,都惊得半天没说话,随后便令人给陆建章的遗属送去五千大洋,以示慰问。冯国璋还是在接到要将陆建章勋章撸去的命令时才知道此事,但人都死了,还要勋章干什么?不过是徐树铮非要给陆建章一个“煽惑”之罪,以示名正言顺罢了。

    据说,冯国璋开始不肯给这道命令盖印,并愤愤的对手下人说:“你看看,这有多么荒唐!徐树铮这么胡闹,难道芝泉就一点都不管么?”最后,冯国璋又生了一会闷气,但事已如此,也只好把印一推,了结了这段公案。

    陆建章虽然被杀了,但后事还没有完。陆建章在做右路备补军统领的时候,原第二十镇营官冯玉祥因“革命嫌疑”而被解送原籍,这时正好被老长官陆建章知道,于是对冯施以援手,并让他留在左路备补军中继续担任营管带,这才有了后来的第十六混成旅。1918年2月,受命征伐南军的冯玉祥部开到皖鄂赣交界的武穴时,突然宣布主和,便是陆建章的主意。陆建章被杀后,冯玉祥气愤难平,从此对段派阳奉阴违,不再服从。至于小徐,最后也是冤冤相报,这是后话,先搁下不提。

    为了挽回人心,段祺瑞委派曹锟为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四省经略使,张怀芝为援粤(当时广东的龙济光部被粤军、桂军围攻)总司令,吴佩孚为副司令,试图让他们再度南下,继续对南方作战。但是,前线部队大都为直系,加上徐树铮擅毙陆建章之事的影响恶劣,这些人大多不愿意再为段祺瑞卖命了。

    6月15日,湖南前线的南北双方达成停战协议,而主将吴佩孚不断的发出停战议和通电,并以缺饷等借口拒绝继续作战。段祺瑞虽然百折不挠,但对于这些直系部队,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干着急的份……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事情不好办哪!

    在“武力统一”暂告一段落后,又有一件棘手的事情来了,那就是冯国璋当时是代理大总统,代理期限为一年,从1917年8月算起的话,时间将满,必须要在法统上进行重新选举,以确定新的大总统。

    前面说到,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而是搞了一个临时参议院来替代,其理由有二:一是第一届国会张勋复辟前已由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解散,断无恢复之理,而新国会在仓促间无法产生;二是第一届国会的组织章程等存在问题,需要重新研究修订。

    在以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的帮助下,各省督军(西南各省除外)在1917年10月底均选派参议员到京。11月10日,临时参议院在京开幕,原袁世凯的秘书、皖系政客王揖唐(即王赓)被选为正议长,而前清高官那彦图则被选为副议长。

    临时参议院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对原先的国会组织法和两院选举法进行修改,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之前的参众两院的“八百罗汉”改为“五百大仙”,免得人多嘴杂,每次议事都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议,徒然浪费纳税人的钱。经修改,原参议院的议员名额由274人减为168人,众议院的则由596人减为408人,相当于每一百万国民出一个代表。另外,参议员也不再由各省议会选出,而改组织地方选举会选举产生,避免各省督军从中干涉舞弊。作为历史的反动(非政治之“反动”也),这一次的修改在财产、教育等方面提高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以防止出身甚低的革命党从中捣乱,这虽然便于当时的国情,但终究是反时代潮流而行之。

    1918年2月下旬到6月中旬,除西南省份外,其他各省便开始组织第二次国会选举。这种全国性的选举,如果把前清资政院的选举也算进去的话,从1909年到1918年的十年间实际上搞了三次(中间那次即第一届国会选举),这一次按理说应该有点经验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