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九(1 / 3)  容斋随笔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霍光赏功

    【原文】

    汉武帝外事四夷①,出爵劝赏②,凡③将士有军功,无问贵贱,未有不封侯者。及昭帝时,大鸿胪田广明平益州夷④,斩首捕虏三万,但⑤赐爵关内侯。盖霍光为政,务与民休息,故不欲求边功。益州之师,不得已耳,与唐宋璟抑郝灵佺斩默啜之意同。然数年之后,以范明友击乌桓⑥,傅介子刺楼兰⑦,皆即侯之⑧,则为非是。盖明友,光女婿也。

    【注释】

    ①外事四夷:对外处理四方少数民族事务。

    ②出爵:获得官爵,此处指使获得官爵。劝赏:乐于行赏。

    ③凡:但凡,只要。

    ④平益州夷:平定益州少数民族。

    ⑤但:只是。

    ⑥乌桓:古代少数民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汉武帝时,臣服于汉朝。

    ⑦楼兰:西域古国,因地势缘故,臣服匈奴和汉朝两方。昭帝时,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其旧主,立新王,改国名为鄯善,将楼兰纳入汉朝势力范围。

    ⑧即:立即。侯之:以之为侯,即给其封侯。

    【译文】

    汉武帝对外治理少数民族,利用爵位鼓励奖赏将士,只要有了军功,不论出身显贵或低贱,没有不封侯的。等到汉昭帝时,掌管外交礼仪的大鸿胪田广明平定益州少数民族,斩杀并捕获俘虏了三万人,只被赏赐关内侯的爵位。因为霍光处理政务,力求让百姓休养生息,因此不希图在边地建立战功。益州之战,是不得已的,这跟唐代宋璟抑制郝灵佺斩杀突厥可汗默啜的情况相同。但是几年之后,霍光派范明友攻击乌桓,派傅介子刺杀楼兰王,事成之后,都马上给他们封侯,这就不对了。大概是因为范明友是霍光的女婿吧。

    汉文失材

    【原文】

    汉文帝见李广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①,万户侯②岂足道哉!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借秦为喻,其言忠正明白,不下③贾谊,曾④不得一官。史臣犹赞美文帝,以为山言多激切,终不加罚,所以广谏争之路⑤。观⑥此二事,失材多矣。吴楚反时,李广以都尉战昌邑下,显名⑦,以梁王授广将军印,故赏不行⑧。武帝时,五为将军击匈奴,无尺寸功,至不得其死⑨。三朝不遇⑩,命也夫!

    【注释】

    李广①令当高祖世:如果让你活在汉高祖的那个年代。

    ②万户侯:食邑在万户以上。是汉代侯爵的最高一层。一般都是因军功而被封赏。后世就将万户侯作为大官的象征。

    ③不下:不比差。

    ④曾:竟然,简直,还。

    ⑤广谏争之路:广开劝谏帝王的言路。

    ⑥观:考察。

    ⑦显名:名声显赫。

    ⑧行:施行,实施。

    ⑨至不得其死:到最后死也没得到任何功名。

    ⑩遇:知遇。

    【译文】

    汉文帝召见李广说:可惜李广生不逢时,如果处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又算什么!贾山上书谈论治理乱世的方法,借用秦朝的事打比方,他的言论忠烈正直、明白畅晓,不比贾谊差,可他竟然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但是史官们仍然称誉赞颂汉文帝,认为贾山的言辞过于激烈热切,最后也没有受到责罚,这是汉文帝用来广开劝说帝王言路的方法。考察这两件事,汉文帝丧失人才太多了。吴国、楚国反叛时,李广以都尉的身份在昌邑作战,因而名声显赫,但由于梁王授予李广将军之印,违背了禁忌,因此没有得到奖赏。汉武帝的时候,李广五次作为将军攻打匈奴,没有为他建立任何功名,直至最后自杀。李广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却没有得到知遇之礼,这真是命啊!

    陈轸之说疏

    【原文】

    战国权谋之士,游说从横①,皆趋②一时之利,殊③不顾义理曲直所在。张仪欺楚怀王,使之绝齐而献商於之地。陈轸④谏曰:张仪必负王,商於不可得而齐、秦合,是北绝齐交,西生秦患。其言可谓善矣。然至云: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⑤,使人随张仪,苟⑥与吾地,绝齐未晚。是轸不深计齐之可绝与否,但以得地为意耳。及秦负约⑦,楚王欲攻之,轸又劝曰: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赏⑧于齐也。此策尤乖谬不义⑨。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赂以地;齐本与国,楚无故而绝之!宜割地致币⑩,卑词谢罪,复求其援。而反欲攻之,轸之说于是疏矣。乃知鲁仲连、虞卿为豪杰之士,非轸辈所能企及也。

    【注释】

    ①游说:泛指多方活动陈述自己的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和主张被采纳、实施。游说此举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群雄并立,士人聚徒讲学,传授知识,各国国君招徕并任用贤士,以谋富国强兵之道。从横:合纵连横。

    ②趋:趋向,追求。

    ③殊:特别,很。

    ④陈轸: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之士,投奔秦惠王,为其出谋划策,扩张势力。

    ⑤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