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寒食散(2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司徒。司马孚作为安平王,更是食邑四万户,位冠诸王。

    然而当司马孚去世的时候,长子司马邕、长孙司马崇均已先他而逝,司马炎却将安平王的爵位给了司马崇的弟弟司马隆。没几年司马隆死了,他又将封爵给了司马隆的弟弟司马敦。

    他总是在上一任安平王死后,让他的弟弟来继承封爵,而不是采用礼法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么做的原因,就是让司马孚这一系的继承谱系变得混乱,尽可能地引发家庭矛盾,从而削弱这一分支的凝聚力。

    通过一系列运作,安平国从一个食邑四万户的大国,一步步沦落为食邑一万户的中等封国。

    张韬想到司马炎兄弟的种种传闻,不由摇头苦笑。

    公允地说,司马炎对待司马攸还算厚道。对于这个弟弟,除了自己的帝位,能给的几乎都给了。而司马攸做人做事也一直战战兢兢,极度洁身自好。

    比如说,当初司马攸受封为“齐王”,按照规定,藩王可以自选封国官员。但是司马攸坚持齐国的官员由朝廷任命,自己不做安排,以示坦荡。

    再比如封国的开支一般都是朝廷负责,司马攸却上书说齐国的开支由封地赋税支付,不需要加重朝廷负担。

    而司马炎除了让司马攸列于铭飨,还先后让他做骠骑将军、太子太傅、司空。很显然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百年以后,我儿子做皇帝,你做顾命大臣、摄政王。

    但是表面上的兄友弟恭无法弥补潜在的争端,二人都不自主地被时势裹挟着往前走。

    张韬想到裴浚之死,当下便道:“二哥的消息中,是否有人在污蔑小弟,说是裴浚死于鹊桥仙的饮食?”

    张韪叹了一口气:“裴浚向来有服‘寒食散’的习惯,以为兄看来,他的死多半与‘寒食散’有关。只是他从你鹊桥仙酒醉后回府,你多少也脱不了干系。”

    “寒食散?”

    “对。裴浚会有今日,为兄一点也不奇怪。你可知道,当初司空裴秀也是死于寒食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