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板正(1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朝堂之上,司马炎看着诸多大臣纷纷变成了锯嘴的葫芦,心中不由一阵苦涩。眼看着就要下朝,却没有一个人提起那件事情。

    什么东家里长西家里短,朕想知道的难道就是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么?

    可是大臣们不提,他却不能主动提起。司马氏取代曹氏,已经丢掉了一个“忠”,就不能再丢掉“孝”字,否则的话,他司马炎又何以治天下?

    “桃符性急,而汝为兄不慈,我若遂不起,恐必不能相容。以是嘱汝,勿忘我言!”

    此时此刻,耳边不由响起母亲文明皇后临终之语。在母亲的心中,自己这个大哥做的应该是不合格的吧。可是自己难道真的就一无是处,以至于母亲直到临死前也要念念不忘?

    司马炎只感觉内心有一块石头堵在胸口,几乎喘不过气来。

    从内心上说,对于齐王这个弟弟,他内心既敬且怕。当自己与何邵、羊琇、诸葛靓等人一起在洛阳城飞鹰走马的时候,这个弟弟已经开始刻苦读书。

    齐王从小就表现出聪慧过人的一面,连爷爷宣帝司马懿也对他高看一眼,一力主张过继给大伯继承长房的香火。

    可以这么说,几乎在任何方面,这个弟弟都压了自己不止一头。

    论书法,齐王擅长行书、楷书,尤其是他的楷书,京洛学子争相模仿以为师法;论品德,这些年来,齐王处世以礼法自持,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从来不违背礼法;论个人魅力,自己虽是皇帝,在皇室中的号召力却不如齐王远甚。

    生活上,齐王只有一妻二妾,而自己却耽于声色,后宫多过万人。对于这一点,他不是不知,而是实在做不到“克己复礼”那一套。

    朝堂上,这些年也多亏有这个弟弟的支持,他才能在本家各大强支以及各大世家的挤压下,得以开肇基业并在短期内安顿好一切。

    可惜造化弄人,事到如今,他又能怎么做呢?

    只要齐王愿意就藩,他宁愿给予这个弟弟超越前人的荣耀。也只有齐王就藩,他才能得以周全兄弟之情。

    他只希望,事情不要走到最后那一步。

    这些年来,他还没有擅杀过哪位大臣,他不希望自己的手上第一个所沾染的,就是兄弟的血。

    郑默听到皇帝钦点裴頠继承巨鹿郡公的爵位,已经知道其中的用意。

    太尉贾充作为三朝元老,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随着伐吴之战的决策失误而逐渐淡出朝堂,但毕竟作为贾党的领袖而无法被忽视。

    贾充既是太子的岳父,又是齐王的岳父。所以对于他来说,他最好的态度就是两不相帮,因为未来无论是谁上位,他都是无可置疑的国丈。

    郑默心中有些默然,自己与贾充是同时代之人,这些年来七为九卿,非止是能力问题,亦是形势使然。对于贾充,他当然知道对方是个怎样的人。

    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他都经历过。

    作为文帝司马昭的心腹死党,大晋的佐命功臣,贾充从开始就是当今陛下提防的对象。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将长女嫁给齐王,便意味着将平阳贾氏与齐王挤在了一条船上。

    然而当今陛下利用雍凉胡乱的时机,对贾充又拉又打,成功让贾充将三女嫁于太子。如今又将巨鹿郡公的爵位授予裴頠,很明显是两人的政治交换。

    聪明人从来不用多说,因为他们往往在无声之间便达成了默契。

    那裴頠之母与贾充之妻乃是姐妹。今日朝堂之上贾充之所以主动提起,便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在这场皇帝与齐王的较量中,他站在陛下这一边。

    郑默想到这里,不由叹息一声。自己之所以无法做到三公,到底还是有理由的啊!

    他看了班列之前的齐王司马攸一眼,不由摇了摇头。

    原本众望所归的齐王,错过了好时候!

    伐吴前夕,陛下病重。原本大伙儿已经将齐王半只脚架到了宝座之下,最终却由于陛下的痊愈而冰雪涣散。

    如今伐吴功成,而朝堂又形成了藩王就藩的形势,齐王已是先机尽失。

    不然的话,又何止于此呢?

    见一叶而知秋之将至,他奏过裴頠之事,已知齐王下场已定。当下有些心灰意懒,看着老态龙钟的山涛、一言不发的贾充,当下也不复多言。

    然而就在此时,却见曹志走出班列,举起笏板洪声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司马炎见状,暗自松了一口气:“事情终于来了。”

    他当下微笑着看向曹志道:“曹卿有事请讲。”

    “齐王为景献皇后守丧已毕,如今已能入朝视事。齐王乃陛下股肱、国之干城,宜授予其监国之责,方不负众人之所望。如此,则我大晋亦能福泽绵长,江山万年!”

    “大胆!如今京师诸王尽已就藩,大晋江山自有规则,齐王何德何能,敢异于诸王?”御史中丞冯紞听说,毫不留情地反驳道。

    众人皆知冯紞乃是陛下心腹,冯紞的话,实际上便是当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