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板正(2 / 2)  关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今陛下的心思。只不过很多话这位皇帝都不方便说,只好宠信心腹给自己做些脏活累活,一如当初文帝之于贾充。

    然而曹志见到冯紞如此说,不由怒气勃发,当即便道:“当初先公誉满天下,世人皆曰曹魏江山当在先公,却被魏文(曹丕)深嫉,以至于四十六年社稷没于国朝。今日之齐王,正如昔日之先公。陛下兄弟不相亲,况于外人乎?陛下若是听信小人谗言,兄弟阋墙,臣恐怕大晋江山一如前魏,数十年后,不复于洛中见之矣。”

    曹志话音刚落,司马炎的面目已经阴沉的可怕。然而众人却如同未见,便有人齐声附和道:“甄城公之言是也,还请陛下三思!”

    龙湖注:文明皇后,读文/明/皇后,不是文明/皇后,“文”是司马昭的谥号,“明”是王元姬的谥号。古代女子从属于夫,是以王元姬被称之为“文明皇后”。

    比如说司马师前后有三位妻子,除了吴氏被黜,前妻夏侯徽的谥号是“景怀皇后”,后妻羊徽瑜的谥号为“景献皇后”,臣下奏事不能直呼其名,称其谥号以作区分。

    再注:冯紞出于安平冯氏,历史上在太康五年(284年)安平郡改为长乐国,乃是废除司马孚这一系的安平国改称而来,封给了武邑王司马承之子司马玷。至于安平冯氏,“五胡乱华”时代北燕的创建者冯跋以及后来的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母亲冯太后,便是出自于这一支。

    由于长乐国的国都是信都,所以一般介绍冯紞的时候,说的是冀州安平。而介绍北燕世系以及冯太后的时候,说的是长乐信都。其实都是一个地方。

    再注:冯紞由于谄事武帝以及驱逐齐王司马攸,向来为史家所诟病。所以历史上名声一直不好,其子嗣情况不见于史传。而冯跋以及冯太后这一支,追溯最久远的到冯和。

    史载冯和见到天下大乱,于永嘉年间迁居上党。考虑到上党乃是南匈奴驻扎之地,更是在之后成为石勒的大本营。所谓的“避乱”,当是因为北魏冯太后掌权而导致的曲笔,实际上应该是投靠了异族,因为避乱都是找远的避,没有避到风暴中心的。

    综上而言,本书设定冯和乃是冯紞之子。如有这方面资料的兄弟,还请不吝赐教。此乃小说家言,读者不可尽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