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夜话(2 / 2)  郑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两相比较,蔡侯岂会不知道怎么选。

    所以来说,在盟约这个问题上,人家蔡侯从始至终都是遵守的。

    蔡侯尚且如此,更逞论他国。

    郑国不遵守盟约确实可行,但郑国在国际上的威信就要深受打击了。

    列国中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不遵守盟约的国家玩的。

    至少在此时是这样的。

    即便到战国时期,凡是有志于天下的列国诸侯,都注意维护自己国家的信誉。

    郑国若欲称霸,以至于并天下,在此时来说,信誉一定是要有的。

    不然,没人会买账,像齐桓公想背曹沫之盟,管仲尚且劝其不可,更何况此时的郑国。

    除非有一天,郑国能像战国后期的秦国一样强,我背盟,你无如之何?列国亦不敢声援。

    这才有背盟的资本。

    除此之外,还是别轻易消费自己的国家信誉,这对郑国的称霸大业不利。

    其次,就是一旦背盟,天子必将收回彤弓。

    彤弓是郑国争霸的关键所在,名正才能顺嘛。

    虽说,天子赐郑国的彤弓更像是一种纯粹的褒扬。

    大致相当于后世大学里搞的什么荣誉教授之类的头衔。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赐彤弓之后,天子会为得彤弓的诸侯划定势力范围。

    像齐国的范围是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

    晋国的范围是汾水流域。

    郑国的范围是没有。

    这也是当初郑庄公说什么都不愿意去成周感谢天子的原因。

    彤弓让郑国一跃而成为大国不假,但又有点名不副实。

    郑庄公对此能不反感吗?

    而在郑忽眼中,没有范围就是最大的范围。

    所以,郑忽说什么也不愿让天子再把彤弓收回去。

    别小看这一柄没有划定势力范围的彤弓,这才是未来郑国真正的霸王之资。

    也真是因为上述这两个原因,冷静下来的郑忽才不愿让郑庄公背盟。

    一来郑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公然践踏社会价值的地步,二来,一旦背盟,还不容易经营出来的有利局面必然付之东流。

    一旦郑国出问题了,身为郑国世子,未来郑国继承人的郑忽又怎么会好受。

    离开郑国,凭借着他的先知先觉,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不离开郑国,郑国这个国家就要出大问题。

    这个选择题,郑忽已经没得选了。

    ……            郑王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