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多事之秋(下)(2 / 5)  关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孙权得知曹操遣满宠来吴,立即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曹操遣满宠来吴,我将如何应对?”

    张昭见孙权发问,首先开了口。

    “主公,吴、魏两家,本无仇恨。皆因孔明蛊惑,致两家连年征战,生灵涂炭。今刘备夺汉中,又称王,进逼中原,曹操遣使,必有求和之意。和则两利,战则两伤,若曹操遣使求和,主公但可允之。”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

    “昭公差矣!”

    孙权与众文武循声而望,只见一身形矮小的少年出了班。此人便是陆逊。

    此时,虽然孙权与众文武皆注目于他,陆逊仍不慌不忙,侃侃而谈。

    “吴侯,吴、魏连年征战,皆因强魏屡屡欺我,必欲夺我江南之地。方今天下,虽三足鼎立,然吴处弱势,魏为霸主。世间,岂有霸主取悦弱者之理?”

    张昭已年高,陆逊仿佛是他的孙子。虽然陆逊当庭驳了他,他仍温和地笑了笑问。

    “依你之言,主公当如何?”

    陆逊虽年幼,却并无怯色,见张昭问,又说。

    “今刘备已取汉中,威逼中原。曹操遣使,乃恐我乘虚袭其后也;纵有结好之意,亦为自保计,而非弃恶从善也。当此之时,吴侯可召来使而问之。若于我有实利,可择其善而从之。若彼欲将刘备锋芒引向我,诱我自蹈火炕,则严词拒之。若仅虚与委蛇,不妨乘虚袭其后,取淮泗之地于囊中,再图进兵中原,以借刘备之势,壮我东吴之威也!”

    孙权听陆逊说得头头是道,笑了。

    不少文武听了,都大为惊讶,议论纷纷。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孙权此时神色大悦,顾左右道。

    “好。宣满宠。”

    左右立即去召满宠。

    不久,满宠便随左右,恭敬而入,开口道。

    “满宠奉魏王之命,拜见吴侯!”

    “免礼!伯宁,魏王遣你来吴,不知何事?”

    满宠见孙权问,恭敬地答。

    “呈魏王之书,达魏王之意。”

    孙权已有陆逊之言,心中有底,便道。

    “好,你且道来。”

    满宠见孙权态度友善,心中暗喜,开口道。

    “吴侯,吴、魏自来无仇,皆因刘备,屡致征战。今魏王差我,约吴侯攻取荆州。魏王以兵临汉川,吴侯则率兵西向,首尾夹击。破刘备之后,共分疆土,誓不相侵!”

    孙权听了,装出一副颇为兴奋的样子,说的却是模棱两可的话。

    “好啊!魏王之意,我已尽知。请伯宁回复魏王,我异日将遣使,详议此事。”

    孙权嘴上虽如此说,行动上却久久没有下文。

    关羽得知魏、吴相约,共破荆州之消息,一面立刻飞报成都,一面聚众商议。

    “各位,今闻曹贼遣满宠使吴,约吴共取荆州。各位以为我当如何?”

    众人一听魏、吴合兵来攻,无不惊讶。

    王甫听了,立即开了口。

    “君侯,若魏、吴合兵是真,则荆州危矣!”

    廖化见关羽听了并无急色,也开了口。

    “是啊。君侯,当今三国,若两国合兵向我,其害难料啊!”

    二人说过,关平见关羽仍若无其事,急忙问道。

    “父亲可是认为,魏、吴难以合兵?”

    关羽听了,点了点头说。

    “正是。我取了汉中,威逼中原,曹操始遣满宠使吴,说吴共取荆州。曹操之意,是将我之锋芒,引向东吴。对此,东吴焉能不察?怎会引火烧身?”

    众人听了,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

    王甫便是摇头者之一。

    “君侯,孙权欲得荆州久矣。即便魏、吴不会合兵攻荆州,然此时之魏也断不会袭东吴。东吴无后倾之忧,倾其国之兵向我,也不可轻视呀!”

    关羽听了,笑了起来,说。

    “东吴群鼠,只会避入江东,据险而狂。若无长江天堑,恐早已灰飞烟灭,何足道哉?即便不忧曹操袭其后,也不敢觊觎我荆州!”

    关羽语气豪壮,有人听了,已点起了头。

    王甫听了,仍是摇头不已,忙说。

    “君侯,群雄并起之世,东吴不仅得存,且三分天下有其一,绝非等闲之辈呀!君侯不惧东吴,然不可不防,方为万全啦!”

    关平听了,也立即开了口。

    “是啊,父亲。魏、吴既有合兵之举,还当速报伯父,以防万一为好啊!”

    关羽听了关平之言,点了点头道。

    “我儿放心,我已飞报成都。”

    刘备得到关羽急报,立即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诸位,今接二弟飞报,曹操欲结东吴,共取荆州。我将如何?”

    众人听了,有些惊异。

    诸葛亮听了,却面色平静地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