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多事之秋(下)(3 / 5)  关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我料曹操,必有此谋。曹仁今守樊城。吴中谋士必请曹操令曹仁兴兵。”

    刘备听了,有些不安,忙问孔明。

    “似此首尾夹击,荆州岂不危险?军师有何良策?”

    诸葛亮胸有成竹,听后说道。

    “可速遣人传令云长,先取樊城,使敌胆寒,魏、吴之盟自然瓦解。”

    刘备听了,立即赞同。

    “好。”

    孙权应付走满宠后,却迟迟不回复曹操。

    这一日,孙权正在房中处理庶务,诸葛谨进来了,问道。

    “主公迟迟不复曹操之请,可是忧其诡诈?”

    孙权见问,台头回答道。

    “正是。刘备取汉中,直逼中原,其锋甚劲。此时曹操约我攻荆州,分明欲将刘备锋芒引向东吴。我岂可中其奸谋,引火烧身?”

    诸葛瑾听了,又说。

    “主公所言极是。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子瑜但讲无妨。”

    诸葛瑾见孙权如此说,才开口道。

    “主公,我闻关羽有一女,甚是乖巧伶俐,关羽视若掌上明珠。若主公与关羽结成秦晋之好,日后诸事必谐。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孙权一听,大喜,忙道。

    “关羽之威,天下无双!此等好事,还望子瑜善为谋划。”

    诸葛谨见孙权大为欢喜,也很兴奋,立即道。

    “是!我今日即赴荆州,力促此事!”

    4

    诸葛谨来到荆州,称有要事求见关羽。关羽闻报,念在孔明之面,立即相请。

    诸葛谨进了荆州,关羽与诸葛谨共进大堂坐了,才问。

    “子瑜此来,不知何事?”

    诸葛谨前次因讨荆州三郡来见关羽,被关羽狼狈逐出,至今心有余悸。今见关羽神情平静,心中才放心了,开口道。

    “我特来求结两家之好。”

    关羽一听,顿露喜色。

    “噢?吴侯欲送还孙夫人?”

    诸葛瑾见关羽露出喜色,心中暗喜,但听了关羽之言,又有些忐忑了,心中想道。

    “原来,关羽竟以为我将送还孙夫人。若他知不是,那当如何?”

    诸葛瑾如此想着,心中有些不安起来。但他又转念一想道。

    “我乃撮合姻缘,此乃好事,想必关公当不见责吧”

    诸葛瑾想到此,含笑答道。

    “非也。吾主有一子,甚聪明英俊。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拼力破曹,共扶汉室,既成美事,又平天下。望君侯思之。”

    关羽压根儿没往此处想!他越听越怒,最后勃然而起,吼道。

    “吾虎女,焉嫁犬子?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左右!与我逐出!”

    未等左右动手,诸葛瑾已吓得抱头鼠窜。

    诸葛瑾狼狈逃回,如实告与孙权。孙权不听犹可,一听简直气炸了肺!他“砰”的一拳砸在案上,狂怒地咆哮着。

    “何等无礼!何等欺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权顿时气得呼呼喷气。

    诸葛瑾则在一边低头肃立,连大气也不敢出。

    孙权怒不可遏,立即召集文武传令。

    “今我欲应魏王之约,举兵夺荆州。谁可献良策?”

    众文武知孙权素来不信曹操,今日突然宣布欲应曹操之约,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众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堂中一时无人答话。

    此时,陆逊初生牛犊不怕虎,出班开了口。

    “吴侯,曹操久欲篡权,所惧者,刘备也。今曹操遣使约我兴兵取荆州,乃嫁祸于我也!”

    孙权听了,仍面带怒容地开了口。

    “孤欲取荆州久矣,恰值魏王相约,此正当其时也。”

    陆逊毕竟疏于世故,不体孙权之意,又谏阻起来。

    “吴侯,曹仁屯兵襄阳、樊城,距荆州近在咫尺,且旱路可取荆州,并无长江之险相阻,曹操为何不取?却要主公动兵,是何居心?”

    孙权听了,怒气稍平,才掂量起轻重来,心中暗忖。

    “是啊,关羽辱我,仅关颜面;曹操害我,关乎存亡。我岂可盲动?”

    陆逊见孙权沉吟不语,又开口道。

    “若主公欲动兵,可遣使致曹操,令曹仁自旱路先进兵荆州。曹仁兵动,关羽必发兵夺樊城。此时主公可遣一将,暗取荆州,则一举可得也。”

    孙权此番决意发兵,盖因一时之怒,尚未想到此处。一听陆逊之言,顿时转怒为喜,当即准了。

    “好!即行此计!”

    得知刘备取了汉中,关羽即遣马良往贺。闻马良回归荆州,关羽立刻满脸喜色地候在门外。

    马良一到,关羽急忙迎上去,欣喜地开了口。

    “司马一路辛苦!此行前往西川,不知兄长有何嘱托?”

    马良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