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三 经营纪(3 / 8)  《台湾通史》上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学士鄂尔泰奏言,台湾居民准其挈眷入台,从之。于是至者日多,皆有辟田庐长子孙之志矣。

    十一年,诏免台湾府属庄租十分之三。总督郝玉麟奏准台湾道员照镇协之例,三年报满,知府、同知、通判、知县即照参将等例,具奏升补。

    十二年,总督郝玉麟奏准调台官员逾四十无子者,准其挈眷过台。

    十三年,诏蠲各省正供及官租三分之一,以高宗登极之典也。冬十月,眉加腊番乱,副将靳光瀚、同知赵奇芳讨之。

    十二月,诸罗湾里街地大震,坏民居,恤银三千两。

    乾隆元年,诏以台湾四县丁银悉照内地之例,酌中减则,每丁征银二钱,著为例。颁书院规训。禁内地人民偷渡台湾。

    二年,诏减台湾番饷,着照民丁之例,每丁征银二钱。禁汉番通婚。

    三年,诏曰:“台地如有人民不法等事,嗣后许令武员移送地方官究治。

    如兵丁生事滋扰,许文员关会营伍责惩。如有彼此推诿者,照例罚俸一年。

    并饬令各该地方汛防员弁实力奉行,彼此按月稽查,取具并无兵民滋扰印结,转报该上司查核。如或有意徇纵,即将地方官照徇庇例议处。“二月,始设北路义胜、永胜二寨。秋,台、诸二县风灾,诏蠲丁粮。

    四年,定台湾举人会试取中之例,从御史诺穆布之奏也。建校士院。禁汉人侵垦番地。

    五年,禁台湾居民挈眷入台。初,换班兵丁例由台、诸两县官庄支发路费,至是改由福建。闰六月,大风雨,四日始息,盐水港被灾尤烈,发帑二百两以振。

    六年,巡台御史书山、张湄奏建府仓,备荒歉,从之。

    七年,诏曰:“台湾地隔重洋,一方孤寄,实为数省藩篱,最为紧要。虽素称产米之区,迩来生齿倍繁,土不加辟,偶因雨泽愆期,米价即便昂贵。盖缘拨运四府及各营兵饷之外,内地采买既多,并商船所带,每年不下四五十万。又南北各港来台小船,巧借失风名色,私装米谷,透越内地。彼处概给失风船照,奸民恃为护符,运载遂无底止。且游手之徒,乘机偷渡来台,莫可究诘。闻此项人等,俱从厦门所辖之曾厝垵、白石头、大担、南山边、刘武店,及金门之料罗、金龟尾、安海、东石等处小口下船。一经放洋,不由鹿耳门入口,任风所之,但得片土,即将人口登岸,其船远掉而去,愚民多受其害。况台湾惟借鹿耳门为门户,稽查出入。今任游匪潜行往来,海道便熟,将鹿耳门亦难恃其险要,殊非慎重海疆之意。朕所闻如此,着该督抚严饬所属文武官弁,将以上各弊,一一留心清查。并于汛口防范周密,不使疏纵,庶民番不至缺食,港路亦可肃清。该部可传谕知之。”

    八年,定淡水商船之数。

    九年,诏禁武员建置官庄。改台湾田园之税。

    十年秋八月,澎湖风灾,诏发内帑六百以振。九月,诏曰:“闽省丙寅年地丁钱粮已全行蠲免。惟是台湾附属一厅四县地亩额粮,向不编征银两,历系征收粟谷。今内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台湾地亩因其编征本色,不得一体邀免,非联普遍加恩之意。着将台湾府属一厅四县丙寅年额征供粟一十六万余石,全数蠲免。”

    十一年,诏准台湾人民挈眷入台。

    十二年,诏以台湾丁银配入钱粮完纳。

    十三年。

    十四年秋七月,大雨,水,台湾县属田园多陷。

    十五年秋七月,大雨,水。八月,大风,碎船坏屋,知府方邦基溺于南日。移淡水九里坌巡检于新庄。

    十六年。

    十七年,定台湾监察御史巡视之例。以台湾道兼理提督学政。夏六月,地震。秋七月,大风挟火而行,草木尽焦。文庙棂星门圯。

    十八年,诏免台、凤、彰三县十五年被水田赋。秋八月,大风损禾。

    十九年夏四月,淡水地大震,毛少翁社陷为水。九月,诸罗大风,损禾,诏缓征粟,发仓振济。

    二十年,诏免诸罗县十五年被水田赋。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年十二月,澎湖大风,哨船多没。

    二十三年,诏废通事社丁之例,禁私垦。冬十月,诸罗大风雨三日,晚稻多损,诏缓征粟。二十四年,移淡水都司于艋舺。建玉峰、白沙两书院。

    台湾县知县夏瑚以内地人民客死台湾,未得归葬,倡捐义款,代运其柩至厦,以交亲属,时人称为善政二十五年,诏许台湾居民携眷同住。二十六年,移新港巡检于斗六。二十七年,诏免淡水厅二十四年划出界外园赋。二十八年,建明志书院。二十九年,诏禁福建人士入台冒籍考试,从御史李宜青之奏也。

    三十年秋九月,大风碎船。三十一年,始设鹿港同知,以理民番交涉事务。

    秋八月。大风碎船。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漳人吴汉生入垦蛤仔难。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春正月十三日,府治枋桥头火,雨水沃之不熄。十五夜,真武庙前又火,毁屋百馀。九月,台湾黄教起事,平之。三十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