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悲歌(2 / 3)  宋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名的才子蒋允,忽然打断了诸人的话语。

    众人一愣,随即有人抢着说道:“许之兄,有何怪事,你快快说来!”

    看到众人都是转过脸来,蒋允才一字一句地说道:“诸位,西北边陲打的如火如荼,死伤数十万,两河大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却始终是一片宁静。你们说,这是不是有些怪异?”

    众人一时愕然,面面相觑之后,均是垂头思索,随即议论纷纷起来。

    “许之兄所说的不错!”

    李逊笑道:“算起来,宋金大军在边境已经囤积了一月有余,却迟迟没有开战。似乎确实有些怪异!”

    河北在拒马河为界,河东以太原三关做分水岭,两河大军囤积边塞一年有余,虽然小冲突不断,却没有大军鏖战厮杀的任何讯息,颇有些后世“西线无战事”的味道,也难怪这些年轻学子们疑惑。

    “诸位,大家都不要猜了,等稍后见到了忠义军,谜底自然会揭晓。”

    吴之焕看众人都是皱眉思索,大声劝道。

    “诸位,咱们一起诵读一下«少年中国说»,也激励一下你我,如何?”

    “好!”

    人群异口同声地发出了赞赏之声。

    “好,那我来起个头。”

    说完,李逊嘴里已经朗声读了起来。

    “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

    听到他读的自信慷慨,士子们也都受到了感染。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划船的船夫看到这些年轻人的热情,不由得轻轻摇头苦笑,自己的孩子还不是如此这般,桀骜不驯,热情似火,却又像古圣人一样忧国忧民。

    船只划过一片曲折的河道,两边的河岸山丘纵横,其上草木已经凋零,放眼看去全是萧瑟。

    突然,轰隆的马蹄声响起,跟着,铁甲骑士的身影冒出了天际,向岸边

    滚滚而来。

    尘烟滚滚,战马纵横而来,马上的骑士张弓搭箭,已经瞄准了前方河流上的船只。

    “是番子,趴下!”

    船夫眼尖,看到前来的骑士面色狰狞,大声吼了起来。

    “不要慌!”

    李逊对惶恐不安,面露恐惧之色的同学们大声喊道:“同学们,咱们并没有兵器,船上只有点酒肉,量来金人也不能拿我等如何!”

    “小官人,你真是天真的可以,赶紧全部趴下,否则性命难保!”

    船夫大声地吼道:“番子严禁结社,什么时候又讲过道理,你要是再不爬下,小心小命难……”

    船夫话音未落,一只羽箭已经凭空射到,“噗”的一声扎进了船夫的胸口。船夫向后倒去,直接掉入了水里,溅起一片浪花。

    无数羽箭呼啸而来,船上的年轻士子们倒下一片,惨叫声立刻起来。

    “趴下,趴下!”

    李逊被另外一个船夫扑倒在船板上,船夫大声的喊叫起来。

    没有了人撑船,船只在江里打着旋儿,疯狂的向下游而去。

    金兵沿岸追击,不断放箭,船板上不断有士子被射中,发出凄厉的惨叫。

    船上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羽箭一支一支,像长在地上的钢铁丛林。蒋允脸色煞白,他从船板上爬起来,想要跳入河里。几支羽箭破空而来,射在他的背上。蒋允身体向前一倾,“噗通”一声,摔入了河里。

    秦曼卿吓得花颜失色。她趴在船舱里,瑟瑟发抖,内心的恐惧到了极点。

    另外一个船夫把李逊推的翻滚进了船舱,自己捡起一只掉在船板上的竹篙,不惧呼啸而来的羽雨,奋力划了起来。

    吴之焕也是不惧羽箭,抓起了另外一只竹篙,跑到船尾,努力撑着船只向前而去。

    被前方一座高大的山丘所阻挡,战马再也爬不上去,金兵只有悻悻停了下来,指着船上剩余的几人破口大骂。

    幸亏是顺流,船夫奋力划出去十来里地,这才在西岸一处停了下来,自己躺在仓板上,大声喘息。

    “都死了,都没了!”

    李逊面色苍白,走上血污尸体堆积的仓板上,腿上绵软无力,跪在了血泊之中。

    “陈海,曹成,你们都快醒过来啊!”

    秦曼卿躲在船舱里,嘤嘤地不断抽泣。满船二十九个的同窗,只剩下了自己和李逊几人。

    吴之焕胳膊上鲜血直流,看样子是中了一箭。他无力地躺在仓板上,任凭泪水簌簌而下。

    岸边官道上,滚滚的马蹄声传来,一队风霜满面、龙精虎猛的骑士打马而来,直奔船只。

    李逊和吴之焕对望了一眼,站起身来,把惊惶不已的秦曼卿护在身后。

    “船家,到底发生了何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尸体?”

    李逊甩开吴之焕劝阻的手臂,上前几步,李逊正义凛然,大声喊道:“尔等何人,难道是番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