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都风云 第一百四十七章:诗成惊风雨(1 / 3)  秦京小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众人一听,心中暗惊,怎么?这个秦奉一定要和淮安先生真刀真枪的碰上一碰吗?要知道,这作诗起名大有学问,一旦都起同样的名字,那就是一定要分个高下的,一般赌诗即使是选题相同,两人也会侧重不同,有意避让,比如说写蜀地,有人写蜀中的栈道,有人写蜀地的风土,这样做无非是一会输赢时好有个体面,如果说赌诗输了,失败者也可以说,自己写的诗没问题,不过是当时评判之人,对对方的选材的蜀道更加喜欢,多少算留下个面子。

    而秦奉这种直接用人家的题目,或者说起相同的题目,自然是大大方方的将两人的诗才放在明面上对比,让大家一定要区分个高下!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秦奉是真的不知道文学圈中的这些规矩,自己这么做无非就是当初李太白写这首诗时,真的叫做蜀道难!

    张景抬头看了看秦奉,说道:“但闻秦公子大作!”

    肃王爷也是好奇的看着秦奉,真好奇这个秦奉到底能写出个什么样的诗词。

    秦奉清了清嗓子,提起一坛酒,算是致敬这位诗仙,他准备边喝边背,开口说道:“灵儿,执笔了!”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一首诗背完,秦奉也饮完了一坛酒,重重的将酒坛砸在地上,碎裂的酒坛声都没有将被震惊的满屋青年俊才和肃王爷所震醒,依旧沉浸在秦奉所写的蜀道难之中,秦奉,不!李太白的这首蜀道难,当真实在太震撼了,也是秦奉从小到大背诵最为熟练的一首古诗,因为这首诗写的实在太好了,不光写出了蜀道的艰难难行,还写出了蜀地的重要,诗词虽不是正常古诗的对仗工整,但是平韵得当,真是壮阔波澜,让人钦佩。

    这首诗不光写出了蜀道上行人的神情姿态,也侧写出了蜀道景象的险奇,真是让人觉得实在不可思议。

    赵灵儿诗成之后,环视四周,一时尴尬的不知道这个纸张的送给谁,因为谁都是那副沉浸其中的面相,随后赵灵儿看了看秦奉,秦奉也无奈的耸了耸肩,示意自己也不清楚,应该如何处理。

    这时只见肃王爷最先反应了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手,鼓起掌来!

    有着肃王爷的带动,大家也都醒悟了起来,纷纷鼓掌,这回可真不是跟风拍马屁,而是真的被秦奉这首蜀道难所折服,这首诗写的真可谓开创先河,如果说秦奉前两首诗,青玉案和暗香让人绝得秦奉的诗才仅限于风花雪月,那么这首诗就一下将秦奉的高度提升到了国士的标准,非是名家宿老不能有此大作啊!

    人群之中赞誉之声不绝,都是佩服、敬佩等字眼,这让秦奉觉得还是当初语文老师说的对,多背点东西,总会有用到的时候!

    秦奉也是谦虚的对着满屋的学子抱拳致意,说道:“谬赞、谬赞了!”

    杨清更是激动的说不出来话,颤颤巍巍的走到秦奉面前,像一个垂暮的老者,难掩心中激动的神情,一是因为秦奉作出如此壮丽的诗篇,二则是秦奉这首诗篇居然是为了自己所做,为了自己赌诗不输!而且这首诗写的在杨清眼中,可是比张景的诗词还要好!完全没有任何个人情愫。

    杨清身后的朋友也都崇拜的看着秦奉,不敢相信秦奉居然真的写出这么好的诗篇!看样子秦奉又收获了一众小迷弟。

    杨清激动地说道:“秦兄如此大才,高义,小弟敬佩不已,这等传世名作,用在赌诗实在屈了!全赖小弟,全赖小弟,让秦兄和这首蜀道难蒙尘啊!此等恩情,小弟和清河杨家万死尤不能报以。”说着就要哭出声来。

    看样子杨清对这首蜀道难用在赌诗实在不好意思,也是,用在赌诗的诗词多有功利,作者很难写出好诗好词,所以大家对赌诗的诗词,一直不太待见,当然刚刚张景的蜀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