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零八章 抱月亭诗会(2 / 4)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

    因为话头涉及赵拓,刘傅年皱了下眉便往前一步,但小皇帝不发一言地微微摇摇头,他只好站住脚,回头瞥了不远处似在看热闹的侍卫一眼。

    那侍卫和他对下目光,不动声色地向渔夫背后移动。

    之所以没有恼怒,是赵拓这首诗本来就故意写成软绵绵的情意诗,他看出来韩倡向自己拱手作揖,不过是出于对这位不知出处的「直隶子弟」的顺手溜须罢了。

    而那个声音所说的话虽然听上去是在评价自己这首诗,实际却在讥讽韩倡的媚态。赵拓觉得很有趣,打算看看脸色尴尬的韩倡接下去如何。

    「哪个在那里胡说八道?」

    「就是,若不懂诗就闭嘴。有本事你也进国子监给咱们瞧瞧!」

    「嘿,有些人怕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小人心态罢了。」

    「呵呵,也不知什么人藏头露尾地,连姓名都不敢报出来!莫不会是个武大郎般的人物?」

    「哎,算了算了,我辈兴诗会,冒出只蛤蟆来叫两声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一众人七嘴八舌地替韩倡出头说话,大部分要么面面相觑,要么选择了沉默。赵拓将各人表现都看在眼里,津津有味。

    终于韩倡见那个声音没有再度说什么,觉得对方定是被吐沫淹死了,脸上方才重新高兴起来:

    「诸位、诸位,不必如此在意,我等士子还当以宽仁为怀,何必睚眦必报?来、来,我们还是继续便好!」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连赵拓也暗自惊讶,微微地点头,觉得这人能博得这么多人拥趸,原来还是有点气度的。

    于是诗会重开,又有几个人分别发表了自己的作品,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随着一位年龄稍长的士子起身写诗,赵拓想起这人好像那天也在客栈现场只是话不多而已,便说:「这位兄长好体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武贡生哩。」

    「你猜对了一半。」方谓笑了:「他叫周梧,字凤之,其父是榆林镇指挥同知周彦德老大人,从小授他武艺,谁知他抵死不肯,偏走文士之路。

    周凤之有个弟弟叫周栱,两兄弟当年一起出来应试,弟弟早已高中如今是监察御史。哥哥连考两届落榜,在家里很抬不起头来。

    如今是第三次上京了,但愿他今年得中一遂心愿!」说完轻轻叹口气。赵拓表示同意,也觉得

    方谓这人心眼蛮好。

    这时周梧的文字已经写就,主持人捧起来高声念道:

    千柳葱茏映水平,长堤翠带绕扇亭。

    香飘桂子天边泛,露浥芙蓉荫下倾。

    少年露酒乏滋味,老蝉无力唧唧鸣。

    醉看远山接天幕,明年秋湖可更新?

    「好诗!」赵拓眼睛一亮,轻轻叫了声。周围已经一片叫好,连刘傅年也惊讶:「未料这样一个外形黑壮之人,竟能做出这等诗来,真真没有料到!」

    那周梧向众人连连作揖,赵拓见他讷口不善言辞只一个劲道谢,忽然心里一动,脸上没了笑意。

    刚偏过头来,刘太监已经凑上前,听皇帝在他耳边极低的声音耳语:「去礼部,调阅此人上次应考的卷子,勿惊动任何人!」

    「是!」

    「哈哈哈……!真是笑死人,这篇不过是比刚才那几首略好些而已,尔等竟说得好似王摩诘(王维)再生、贺季真(贺知章)重逢一般,真是好笑!」那个声音又来了。

    这回大家可以确认就是那渔子在笑,你看他手里的钓竿还在一抖、一抖哩!顿时有几个士子便怒气冲冲地过去找人家理论,甚至还有要挽袖子上前的。

    刘傅年看了眼赵拓,见他微笑抱着双臂旁观,便也没动作。只是暗暗招了两名侍卫上来左右护持。文人干架一般不会上来就动手,赵拓吃准这点所以在原地没动。

    只见那渔子已经缓缓起身,周围众人忽然气焰矮了五分。原来他坐着大家没注意到,站起来才发现这人竟高过别人一头,并且面色从容毫不慌张。

    他一边拾起地上的鱼篓和钓竿,一边咂嘴:「唉!鱼也钓不成,今晚又要饿肚子,真是令人烦恼!

    尔等在这里叽叽喳喳半日,若有一首、半首好的,某也可拿来咀嚼它半宿。现在可好,空耗了这许多光阴,只落得大笑一场,白白地将肚皮笑得更饿了!」

    「你且住,不能走!」几个士子气势汹汹地张开两臂拦住他。

    「作怪,天子皇城里,我晨钟响时便进来的,禁军也不曾拦,你等又有何理由拦我?」那渔子毫不畏惧。

    「你一而再地口出慢言(怠慢言语)是何道理?」

    「对呵,你要是说别人做得不好,有本事拿出一首好的来我们瞧瞧!」

    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吵起来。刘傅年皱眉:「这些人没道理,哪有因言获罪的?这渔子也是,别人诗会他掺和什么?这下子难脱身了。」

    「未必。」赵拓微笑,见刘傅年不解,便轻声解释:「这人虽短衣、麻履,但你看他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