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二十一章 解语楼受惊(2 / 4)  布衣首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起笔重新舔墨,想了想,写道:

    晚来信州月,圆满照今人。

    吉阳山高许,雁雁有归程。

    遥怜儿尚幼,清辉洒啼痕。

    呦呦归故里,与亲话君恩。

    这意思是做父亲的看到月光思念远方的儿子,盼着他早日归来。写罢,赵扩将笔递过来:「喏,这下子该轮到你了吧?」

    李丹笑着拱手,接过来也不多告笔,只在墨池里一舔,就着残锋便落笔,行书急卷一气呵成。赵扩歪头背着手在后面瞧,瞧着瞧着便将手放下来了。只见他的诗是:

    独上双楼沐秋寒,明月似水水如天。

    江上清光泛千里,江头江尾共一年。

    「好诗,好气魄!」赵扩不自觉地叫了声。

    「哪里,哪里?其实宜城公篇幅、书法、文采皆胜过于我,小臣佩服得很!」确实赵扩习得一手赵孟頫书法简直可以乱真,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诗,又不是靠字数取胜的。」

    李丹循声看去,纱帘后头走出个青年男子,个头不如赵扩,脸盘、胡须却有些像。

    他身上穿了件夹纱锦袍,腰间挂一条玉带,头上小巧精致的玉冠配合着玉簪笼住头顶发髻,用红色丝线编成的带子系在下颌,端头是两颗绿松石珠子。陈丙忙扯扯李丹袖子示意他行礼。

    「臣见过郡王千岁!」

    「罢了。」赵搸挥挥手:「就是刚才吾弟说的,在这里又不是上殿朝会,不必过多讲究。」

    他说完走过去看了看两首诗,点头微笑:「老二是吾家才子,这首确实不错。只是孤看了此诗,只怕那时更加思念吾儿也!」

    「王兄批评得是,究竟我还是没让你高兴起来,罪过、罪过!」赵扩低头做个鬼脸儿,又抬头笑着拱手告罪。

    赵搸没有评价李丹的诗,只上下打量他,然后笑道:「万人皆传、名震赣东的青衫队首领原来是你,真的和我想象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你能让强敌胆寒,定有你的过人之处。」

    说完招招手:「来陪孤喝一杯如何?你的凤泉酒价高难得,老二早就垂涎很久了!」说着转身朝里面的暖阁走去。

    「千岁谬赞。坊间那些传闻都是信不得的,臣自己去茶座听过……。」

    「哦,结果呢?」赵扩饶有兴趣。

    「

    结果逃出来了呗,唉!实在不忍听下去,那都说成什么了?」李丹把在万年的事一说,兄弟俩哈哈大笑。

    宾主落座,渐渐话入正题。李丹告诉他们马车已经到宫门外,还有随侍的枪骑卫队。陈丙边为郡王斟酒边说:「那可都是些真正的精锐。啧啧,老奴看着都心惊,真不知李爵爷是怎么镇得住这些汉子的!」

    「那些人都是百战之余,有原官军退役的老兵,也有从反正的士卒中选出来的善战之士。最低也是中士级别,参加过不少于五次战役并立过战功的。

    有他们保护,这一路上的安全定然无虞。」李丹说到这里顿了顿,向北抱拳,道:

    「陛下遣小臣来上饶,增援只是表面,内里是希望能将殿下接到京师,等参加完太后圣诞大典再随入援赣东的官军返回。

    但臣听说殿下不愿离开,故而特请入觐,想确认殿下心意究竟如何。」

    「你是担心我受人影响甚至被舆论要挟,对否?」赵搸拿起酒杯:「卿看孤可是那般?」

    「其实殿下可能不知,臣这次来上饶,一路上收罗溃散、撤废堡寨,集中了三千余官军并两千余可编为辅兵或团练的青壮,另外收集上万石粮秣,在收复广信之后又夺了那里积存的三万石粮秣正在转运至上饶。

    如此,上饶兵精粮足,抵抗三、四万敌人的攻打都没有问题。何况,陛下已经传旨,命浙、闽三路援军入赣东南,其中两路直指广信府……。」

    听李丹的介绍,兄弟俩脸上都放出光来,频频点头。

    「孤明白卿的意思。」赵搸想想说:「但正因如此,孤不能离开上饶。」他言语中态度坚决:

    「军民一体同心同德,上饶才能守住,乱匪要祸害本城、在此称孤道寡的意图才能受挫。有孤在,娄贼一步也不能踏进王宫!」

    「对!」赵扩将杯子往桌上重重一放:「到时,我也披挂起来,陪王兄一道站在宫门上。我要亲眼瞧瞧那些乱臣贼子是怎么踏着赵氏子孙的尸体走进去的!」

    李丹差点喷出来,你都尸体了还能看得见?不过嘴上问道:「千岁可是担心转移路上危险重重、山高路险?」

    赵搸笑了:「你不是带了特制的马车么?」

    「是,臣特地通知余干的马车厂进行了改装,里面坐三、五人不成问题!而且经过特别加工,比一般马车轻便、柔和,只稍有摇晃,没有太大的颠簸。」李丹回答。

    「等仗打完,孤要买几辆来试试。不过这次就算啦!」赵搸说:「先让小檀替孤试乘吧。孤若是担心旅途,又怎会将世子托付给你?」

    他说完用手一指:「这里虽不是孤的封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