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2章 傻眼的李广(九千字章)(3 / 6)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己查自己嘛?”

    李广语塞:“这”

    萧敬拱手:“启禀皇上。臣建议,由内阁三阁老、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东厂署理提督李广,六人共同彻查此事。”

    弘治帝终于开口:“嗯,就按萧敬所说。”

    “三日之内,朕要一个结果!”

    马文升先提审了带兵入御苑的石文忠、张永。

    二人声称有一名受伤的大汉将军给他们送了调兵令。

    刘大夏立即派了兵部的一名郎中,前往奋武营中缉拿受伤的大汉将军。

    然而两个时辰后郎中悻悻而归。他把奋武营翻了个遍,也没找到大汉将军的影子。

    很显然,那大汉将军已经逃了。

    众人无奈,只得提审兴王。

    兴王还在懵圈中呢。一问三不知。

    随身的小玺,还挂在他的身上。

    马文升做了比对,调兵令上的印章,与兴王的小玺一致。

    终于轮到了常风受审。

    内阁值房成了临时的问案公堂。六名审案官坐在案后。

    常风被束双手,被人押到了公堂之上。

    “啪!”内阁值房内没有惊堂木,李广干脆以手作惊堂木,狠狠拍了下桌子。

    李广是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他高声道:“常风,你勾结兴王,私自调兵谋反,人证物证俱全!”

    “还不速速招来?省得皮肉受苦!大记性恢复术的厉害,你应该清楚!”

    常风条理清晰的辩驳:“第一,我与兴王只是普通的王、臣关系。并无私交。我从未勾结过他。”

    “第二,我从未调兵。”

    “第三,您说人证物证俱全。人证在何处?物证在何处?”

    “第四,厂卫规矩。千户及以上受刑,需有皇上明旨。”

    李广冷笑道:“诸位大人,看看这伶牙俐齿的谋反罪人吧!真是煮的熟的鸭子,煮不烂的嘴!”

    “常风,今日我就让你死个明白!”

    “人证是后军都督石文忠和御马监秉笔张永。他们二人一口咬定,是你和兴王命他们带奋武营去御苑的!”

    “物证是那张调兵手令。上面有兴王的玺印和你的签字!”

    “马部堂已经确认过了。玺印的确出自兴王的随身小玺。签字也是你的笔迹。”

    常风逐条反驳:“不对吧。石文忠和张永只说,一个受伤的大汉将军自称受我指派前往奋武营。”

    “他们应该没说过,是我面授机宜,让他们带兵前往御苑的吧?”

    “如果是有人假冒大汉将军,编造谎言呢?”

    “至于调兵手令,那就更好解释了。”

    李广道:“我倒要听听,你如何解释。”

    常风道:“笔迹不是手印,是可以伪造的!不信李公公写下自己的名字。一天内我给你找人伪造个一模一样的签字。”

    “至于玺印,相比于签字很难伪造。”

    “可是,你怎么能证明是兴王自己盖上的印?而非有人偷用了他的印?”

    常风条理清晰,逐一辩驳。

    李广恼羞成怒:“刘次辅、马部堂,你们听听,真是巧舌如簧,伶牙俐齿!”

    “看来不上大刑他是不会说真的话的!来啊!”

    马文升阻止:“李公公,皇上尚未下旨革去常风官职。他现在还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

    “给朝廷的从三品武官上刑,尚需要兵部及都督府、三法司堂官的一致首肯。”

    “更何况是锦衣卫的从三品?得皇上下明旨!”

    次辅刘健道:“嗯,马部堂所言有理。我要提醒李公公,内阁值房不是刑堂。”

    李广怒道:“难道你们要包庇常风嘛?”

    马文升微微一笑:“不好意思李公公,我没有包庇任何人。只是就事论事。”

    李广又问常风:“那你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

    常风针锋相对:“我现在是被囚禁的嫌疑犯官,如何能自证清白?”

    “李公公以前从未管过刑狱,不晓得刑狱惯例。是你要给我定罪。应该由你找出我的罪证!”

    这场审讯,李广碰了一鼻子灰。

    其余五名审案官无一人支持他,审讯地点又不是在诏狱。他没法刑讯逼供。

    无奈之下,他只得让心腹谷大用去请弘治帝旨意,建议对常风用刑。

    李广一拍桌子:“将谋反案犯常风先押下去,严加看管!”

    萧敬突然走进了值房:“李师弟,我已请了皇上旨意。由御马监少监高凤看押兴王等四人。”

    高凤是萧敬的心腹之一。

    李广色变:“怎么让高凤看押他们?”

    萧敬道:“涉及谋反钦案,我怕他们四人稀里糊涂的死在了宫里。那钦案就成了无头案。”

    “当然要派个可靠的人看押他们!”

    李广心中暗道:不妙。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