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共和国五年(2 / 4)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北的经济、人口已经开始落后于江南,失去了江南,清帝国的统治将被彻底动摇。

    在此基础上,如果说赵学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出动一支精锐军队攻打京师,强行击破清军主力,围攻甚至攻克京师,将有极大的可能性一口气把满清权贵集团一网打尽,全部消灭掉。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美好,赵学宁甚至都不敢想象自己如果成功了,在紫禁城和弘历老儿面对面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想想就很激动好不好!

    但是一想到消灭清政府之后将要面对的整个中华大地上的处处烽烟和牛鬼蛇神们,他就觉得一阵头大。

    清政府固然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但是多少年杀了多少人积累下来的威望还是足以震慑内部的牛鬼蛇神们的,至少清政府不过度逼迫要他们的命,牛鬼蛇神们也未必会主动起事。

    弘历要是不严加追查,白莲教未必会在他活着的时候发动起义,如此,至少还是能维持基本的稳定的。

    要是清政府没了,牛鬼蛇神们不说,地方上那些驻防八旗、各省绿营、地方土司、草原上各大部落,估计一个两个三个都要起来过一把称王称霸的瘾了。

    传檄而定这种事情必须要建立在有极大优势和极其明确的优势战绩的情况下,当大家都认为你赢了,你才能传檄而定,只要有一个人认为你没赢,就还要接着打下去。

    按照赵学宁的打法,他的对手只是清政府而不是清帝国,那么自然而然的,他消灭的也就是清政府,而不是清帝国。

    消灭清政府固然能建立起强大的威望,但若要全面占据整个清帝国,他就必然要让自己的军队能够抵达清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控制每一支武装力量。

    否则,他对老大帝国的统治就是象征性统治,而不是实际的统治。

    就好比当初清军入关到彻底确立最终的统治,期间也有二十多年的过渡期,二十多年的过渡期里,清政府数次面临翻车的极大风险。

    现在的稳固统治,就是在那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最终确定的,单纯击溃李自成占据京师,并不意味着清政府的统治就确立了。

    这样一来,十几万军队是不够用的。

    十几万军队无法营造出席卷天下的态势,呆在海外又无法积累足够数量的优势兵力,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在神州大地上获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由此拉起一支能够席卷天下的队伍。

    充分建立起对整个神州大陆的完全的支配实力。

    三省攻略还是要继续,还是要第一时间获得一块根据地,用以拉起足够数量的军队,构建成足以席卷天下的态势,成为兰芳取代清帝国的根基。

    单纯的北上速胜是有可能的,甚至直接强袭京师、干掉弘历都不是小概率事件。

    在清帝国的军队反应过来勤王之前就把京师攻破,用大炮把紫禁城打破,把弘历直接抓出来砍了脑袋,绝对不是小概率事件。

    但是随之而来的后果,可能就是【不知几人称孤道寡】,还会因为没有时间组建更多军队实现对天下的占领以至于给这些地方实力派们一定的时间发展壮大。

    到最后,某些地方甚至会出现草台班子式的政权,某些有点能力的枭雄会在某些地方称王称霸,为后续平定天下带去更大的困难。

    留着弘历和他的老迈不堪、效率低下的政府维系着清帝国最基础的稳定,未必不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策略。

    不过尽管如此,赵学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避免这一切。

    神州大陆实在是太大了,他需要时间让军队能够抵达每一个角落,而他需要的时间,也是地方实力派们称王称霸所需要的时间。

    赵学宁推测,最有可能的出现实力派割据的地方包括青藏之地,云南贵州之地,还有【天下已平蜀未平,天下未乱蜀先乱】的四川。

    消灭京师的清政府是一回事,完成对整个神州的控制又是另一回事,二者有关联,但也不是那么有关联。

    而且,如果所料不错的话,真正的考验和危机,反而会发生在兰芳彻底平定整个神州大陆之后……

    那时,才是真正的挑战啊……

    赵学宁对此,隐隐有些预感了。

    秦寿离开之后,又过了一个月,共和国四年结束了,共和国五年踩着坚定的步伐来到了兰芳所在的世界。

    开年之后,赵学宁给自己放了七天假,带着安妮和小安东在汉城周边游玩了一阵子,七天假期一过,他就重新投入到了紧张刺激的工作之中。

    在赵学宁的带动下,兰芳的官僚系统也在积极有效的运作着,所有人都在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从政府到民间,整个兰芳就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一样,全都躁动起来了,随之而来的,则是兰芳国力的飞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赵学宁既欣慰,但同时,心中也有隐隐的忧虑,这种忧虑促使他不断利用闲暇时间完善尚未正式颁布的《兰芳宪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