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国爷的风尚才是风尚!(2 / 4)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严格来说,陈用敷的战术也没什么问题,既然水道被兰芳控制,清军无法争夺制水权,那就干脆不管,直接准备陆上作战就是了。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他安排妥当了一次作战所需要的东西,规划了一场针对江宁府和镇江府的攻势。

    并且,他还在扬州高邮湖一带打造战船,训练水兵,希望用一段时间的集训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水师,从而对兰芳的制水权发起挑战。

    从扬州向镇江府发起进攻,没有水师配合是很难的,只靠太平府那支军队从陆路进攻,陈用敷又觉得不太够,担心兵力单薄,所以不管怎么样也要促成两路出击。

    不过因为财政上的一些问题,陈用敷没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建造大型同安船,只能造一些小型船只,然后火炮数量也不够,只能临时把一些大型抬枪当作火炮送到船上,如此就算是战船了。

    虽然清军在战船和火力上都不占优势,但是陈用敷倒也不是很担心自己打不过。

    因为陈用敷已经按照弘历的圣旨,到处寻找一岁的黑狗和三岁的公鸡,准备用来打破兰芳军队的“妖术”。

    只要兰芳的妖术被破,他们的战船也就是和清军战船一个鸟样,最多船大一点、炮多一点,不会超出太多。

    而李克这边则要淡定的多。

    这段时间里,和李闯一样,李克安排工程部队把镇江府城和江宁府城都按照战争棱堡的标准作了最低限度的改造,增设箭堡、火力点和防炮坡,把镇江府城和江宁府城变成了带清攻不下来的模样,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万一带清真的大军压境,他这一万多人外出野战风险太大,还是守城、等待南边的兰芳陆军增援比较靠谱。

    不过好就好在整个十月清军都没有发起军事行动,所以李克这边有足够的时间临时改造了一下城墙,顺便还给赵学宁那边送去了不少消息,告知赵学宁他们在江宁城的一些收获。

    包括大量织机和大量熟练纺织男女工人,以及带清设置在江宁城中的大量官方机构。

    比如江南织造府。

    其中数不尽的财富就不说了,大量丝绸,大量带清官员的私人财物,他们的个人小金库等等,这些也都能算是兰芳的战利品。

    该说不说,这帮贪官污吏的个人小金库是真的充裕,光是从他们身上拷打出来的小金库里的银两,都足够支付李克统领的这支军队的一切军需费用了。

    还有不少富余。

    这就有点带清官员花钱请兰芳军队来揍自己的美。

    更有意思的是,赵学宁得知江宁府被李克拿下之后,很高兴,于是派人告诉李克看看能不能恢复一段时间丝织的生产工作,生产一批丝绸给他,他这边可以和带英先做一笔生意。

    从六月到十月底,兰芳这边一边打仗,一边也通过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大量额外的硝石。

    这些硝石对兰芳的战争物资需求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赵学宁也为此在广州城外设立了火药工厂,大量制造火药,快速供应给各支部队,保证他们的火药需求。

    为了表示对带英的感谢,赵学宁决定尽可能恢复拳头产品的生产,并且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东印度公司,一边作为感谢的礼物,一边也是想要继续维持对欧洲的贸易。

    这笔赚大钱的生意,赵学宁可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这可是他进攻欧洲市场、开拓全球贸易局面的先锋军。

    所以七省作战正式结束之后、赵学宁整顿七省政务的时候,首先做的就是把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三大拳头产品的原材料出产地给牢牢控制住。

    随后,他就挤出时间亲自安排了人员接管七省之地中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的产业基地,使之直接成为兰芳共和国的国有资产。

    然后,就是生产和出售了。

    带英需要茶叶,很需要茶叶,他们渴求茶叶渴求的不要不要的。

    除此之外,对于高档丝绸和瓷器,在欧洲也很有销路。

    所以赵学宁得知江宁府被拿下之后,立刻要求李克尽可能的恢复高档丝绸生产。

    江宁织造局的丝绸是全带清最高端的丝绸,一般只提供给皇室贵族享用,欧洲佬根本买不到,而现在,他们可以买到了。

    只是需要多付出一些价钱。

    虽然兰芳的财政目前并不紧张,过去数年积累的财富还能够支撑战局,不过能够利用带清的产业和欧洲做生意并且赚钱,在战时维持一定规模的现金流,那也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赵学宁在南洋纵横驰骋十多年的时间才积累下来了发动一次大陆战役的家底子,要是不能从带清身上找补回来,那就亏大发了。

    李克当然明白赵学宁的意思,他这边首先把一批库存的丝绸装船运输去了广州,另一边也开始着手安排相关产业人等工作,看看能不能恢复丝绸的生产。

    李克不懂产业经营,但是有人懂。

    江宁织造府除了是江宁地区清政府重要的情报中心,本身也是一个国家企业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