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国爷的风尚才是风尚!(3 / 4)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质的存在,有专门负责生产的部门。

    李克攻占江宁织造府之后,首先把清政府的情报人员揪出来,一通大记忆恢复术就是招待了下去。

    之后,从他们嘴里得到了大量带清朝廷和皇室的密辛,得知了不少带清内部运转的秘密,同时也得到了大量书面文件,对于江南地区有多少与带清官方合作的情报提供者这个事情有了全盘掌握。

    于是李克首先就安排人把江宁府和镇江府的那些和带清合作的情报提供者给全部揪了出来,全部干掉。

    最后,这些情报人员的剩余价值被榨取干净之后,头头脑脑被杀掉,底下的小喽罗被装船运往铜州。

    接着,李克产业部门的头头脑脑拉了出来挨个儿审问,审问他们的专业技能,审问之后,就把尸位素餐混日子的十八个产业部门的管理者、宫廷太监送上了前往铜州的船只。

    又把六个正儿八经懂生产有能力、平时负责真正干活儿的官吏收编入了兰芳政府之中,割了他们的辫子,允许他们以兰芳官员的身份负责恢复丝绸生产。

    战争当然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江宁城中的百姓也有相当一部分失去了生计来源,当前都在靠着兰芳提供的定量粮食过活。

    等兰芳这边提出了恢复生产、增加粮食供给量的事情之后,原先的男女织工们全都高兴起来了。

    明朝中后期开始,传统意义上的【苏杭熟、天下足】渐渐开始向【湖广熟、天下足】转变。

    原先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传统产粮地区的浙江、江苏地区因为经济因素,已经广泛改种经济作物,并且大量种植桑树以养蚕,为生产丝绸提供原料。

    然后外销出去,赚取外汇,以供皇族、官僚奢侈享受,打造奢侈享受的消费天堂。

    江宁府、杭州府和苏州府有三个织造机构,而三个府周边地区都是生产生丝的重要产业基地,当地很多人也是以此为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

    也因此,这些传统的粮食生产重地反倒需要湖南湖北地区提供稻米,江苏、浙江这些地方本地所产的稻米已经不够本地人食用了。

    李克控制了江宁之后,也把江宁府周边的生丝生产基地给掌控在手,并且及时恢复了当地的桑树种植和生丝生产,没有让这个成熟的产业受到影响。

    随后,在懂行的几个技术官僚的帮助下,江宁城内还就真的恢复了丝绸产业的基本运转,五万多台织机虽然没有全力开动,但是也开动了一部分。

    十月底,第一批兰芳治下生产出来的高档丝绸成功产出,被李克安排船只送到了广州交付给当地的兰芳政府部门,用来和带英做生意。

    带英东印度公司方面的人早就等着丝绸带回去销售赚钱了,一看这个兰芳主导下生产的丝绸质量相当可以,甚至超越了他们之前所能买到的最好的丝绸,十分惊喜。

    “这批丝绸和一般的丝绸不同,是江宁织造府出产的,原先只有大清皇室和贵族可以享用,不对外销售,所以过去的欧洲所买到的丝绸,都只是二级品,这才是真正的一级品。”

    赵学宁拍着这些精美的丝绸,露出了贪婪的笑容:“所以在价格上,恐怕不会很低。”

    赵学宁的意思很明确了。

    想要这些一级品丝绸吗?

    得加钱!

    东印度公司的专员们盯着这些一级品丝绸,眼睛都直了。

    从赵学宁这里拿货,然后转运到欧洲,打上【中国皇室】标签,还怕没有销路?

    转手一卖,那可能就是五倍、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收益。

    这能忍?

    虽然这批货数量不多,但他们当场决定全部吃进,哪怕这个费用比之前购买的丝绸还要贵上许多,并且需要全部使用黄金或者西班牙本洋现金支付,不接受其他任何支付方式。

    之后,他们还给兰芳政府下了更大的订单,要求获得更大数量的一级品丝绸,要求得到稳定的货物供应,以满足欧洲王室贵族们的庞大需求。

    至于这一批一级品丝绸,他们也不想自己留用,准备快速送回欧洲,继续攻打欧洲贵族的高端奢侈品市场,将试图引领欧陆风尚的法国佬狠狠的踩在脚下。

    你们法国佬的风尚算什么?

    中国爷的风尚才是风尚!

    而且看清楚了!

    这可是中国皇室才能使用的一级品丝绸!

    反正不管欧洲大陆现在因为尼德兰股市崩盘危机混乱到了什么地步,欧陆各国和带英的王族高层都是不缺少购买奢侈品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的。

    甭管是带英国王陛下,还是法国的路易十六陛下,亦或是朝不保夕的神罗皇帝,以及下面大大小小的公爵、侯爵、伯爵等贵族老爷们,他们都是很需要这些来自中国的奢侈品彰显他们的身份地位。

    而兰芳能够初步提供给东印度公司丝绸、茶叶和瓷器的需求,这在东印度公司方面看来,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不仅证明兰芳已经在大陆战争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