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带清没有工作岗位(1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不过似乎情况并不是如王杰所料想的那般发展。

    一连数日,王杰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兰芳军队发起进攻的消息,他非常疑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直到去探查消息的哨兵带回来的消息告诉他——

    兰芳军队撤退了。

    兰芳军队真的撤退了,甚至连刚刚攻下的忻口都没有留下军队防守,直接就撤退了。

    这让王杰感到非常的疑惑,永锡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兰芳军队刚刚打下来的土地自己就不要了,忻口好歹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隘,通往太原的必经之路,他们说不要就不要了。

    然后他们进一步得知,兰芳军队甚至已经收兵返回了大同地区,之前他们所占领的一系列的地方都被他们抛弃了,根本没有驻兵留守,直接返回了大同,仿佛他们这一次进攻的主要目的就是就是大同并不是太原。

    但是如果他们的目标只是大同,而不是太原,那又为什么要那么南下进攻,甚至打到了忻口呢?

    这是不是诱敌深入之计?

    是不是兰芳军队想要把他们最后的野战力量都给勾出来,勾引他们来打一场收复忻口的野战、然后再用兰芳军队最擅长的野战将带清最后的野战主力彻底消灭?

    关于这个问题,王杰和永锡也不知道答案,他们只能把现实情况送回太原告诉还没有来得及离开的皇帝永琰,让皇帝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办,他们也不知道。

    兰芳军队撤退的消息传到了太原,让正在准备迁都工作的小朝廷感到非常的意外。

    这几日他们着急忙慌地将自己仅剩的家产搬上车准备送到西安,结果突然之间得到消息,兰芳军队走了,不打了。

    这算什么?

    兰芳军队到底在干什么?

    难道打了这么一仗,仅仅只是为了吓他们一下,还是说他们的后方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他们需要撤退。

    和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他不认为兰芳会无缘无故的撤退,他认为有可能是蒙古人出兵威胁到了兰芳军队的后方,所以他们不得不撤退。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和珅派人北上去查看蒙古方面的情况。

    但是这还需要一些时间,而眼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兰芳军队撤退了,不打了,那么这迁都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呢?

    对于一個国家来说,迁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能随便拍脑瓜,之前迁都是为了躲避兰芳军队,而现在兰芳军队不打太原了,那么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前往西安呢?

    就这个问题,朝臣们进行了一番商量,最后大部分人认为还是去西安比较安全。

    留在太原,且不说距离兰芳的军队太近,随时可能会有危险,太原的城市建设也远远不如西安。

    西安虽然早已不是当初唐朝的时候那么辉煌,也很久没有成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了,但是尽管如此,西安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依然很重要,依然是带清经营甘肃、新疆、青海的重要大后方基地。

    更别说西安还有现成的宫殿,虽然比较残破,好歹是宫殿,比起太原这个用巡抚的官署临时改造了一下就充当宫殿的“宫殿”要好多了,稍微修一修或许就能用。

    而且当年强大的汉王朝和唐王朝也都是定都西安,从而定鼎天下,所以朝臣们认为,从玄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永琰可以迁都到西安,那么大清或许能迎来一波全新的发展也说不定。

    当然了,这些玄学的说法永琰是不怎么相信的。

    他老爹的经历证明了玄学的破产,玄学不过是一些骗人的把戏,说这些只能起到一个自我安慰的效果,可是他却十分认同西安比太原更安全这个说法。

    就像这一次一样,大量军队拼命防守也拦不住兰芳军队的长驱直入。

    他这边数万大军,在兰芳军队不到一万人的进攻下,仿佛纸老虎一般一戳就破,根本就没有办法保护他的安全,根本打不过人家。

    如果兰芳真的想要打下太原,那么他认为太原也是守不住的,留在太原只能让他和他的老爹一个下场,搞不好还要和他老爹一起去进行全国巡演,下场凄惨,哪怕是为了避免这种待遇,去西安也比留在太原更好。

    怀着深深的失落感和恐惧感,永琰下令宣布继续迁都西安,原有的一切工作继续进行,按部就班,不用停下。

    至于太原该怎么处置,永琰询问了和珅和一些大臣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把太原打造成一个军事堡垒,用于阻挡京师方面和大同方面的兰芳军队,成为西安的东部屏障。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认为西安也并非绝对的安全,因为就在不远处的凤翔府,还有两支尚未平定的反清义军正在活动,他们认为或许可以把洛阳作为最好的选择。

    但是和珅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和珅认为凤祥府的反清义军不过是小小的忧患,与兰芳相比实在是不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