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带清没有工作岗位(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足为惧,只要不是兰芳军队,单纯的一些反清义军根本就不是大清正规军的对手,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这些反清义军迟早都会被镇压下去。

    更何况在西安也能够更快地得到新疆青海等地的八旗军队的援助,当地驻守的八旗军队和生活在当地满城内的八旗子弟可以尽快返回,为大清提供更加可靠的战斗力。

    而且关中的地理位置很好,只要守住几个关键的关隘,就可以阻挡兰芳军队的进攻,相对于太原北部的屏障,关中的屏障在质量上显然更好一些。

    届时大清的正规军可以全力出动,全力扫灭关中地区的叛军,包括四川的叛军都可以全力扫灭,扫灭之后大清就可以居高临下,虎视中原,从而对兰芳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永琰认为和珅的看法是正确的,于是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于是在五月初,太原朝廷开始正式迁都。

    兰芳方面很快就得知了清廷迁都向西安的决定,对于这个情况,赵学宁认为应该持续对太原方面进行军事施压,让带清无法集中剩余的精锐力量去解决自己的后患,而不得不把大部分的力量都用来应付兰芳的军事威胁。

    除此之外,兰芳也必须要尽快为接下来第三阶段的军事行动做好准备,消灭带清是其次的,统一华夏大地、掌控带清版图的全部、稳定全部局势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日子接二连三冒出来的各种名目的反清义军和名义上拥护带清统治的团练武装让赵学宁确定自己之前的看法是对的。

    消灭带清朝廷不过是他们的第一个重大目标,营造出大一统的和平局面、全盘接纳带清留下来的版图才是最大的目标。

    带清治理天下一百多年,消灭了不少既得利益者,让自己的旗人集团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集团,除此之外,也在旗人阶层之下培育出了历朝历代都有的各类利益集团。

    他们瓜分天下利益,在带清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水平没有革命性进步的前提下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进入了真正的赤贫状态。

    单纯消灭带清并不能解决掉这种赤贫状态,想要让生产力发生革命性的突破,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之前,唯有重新进行利益分配,才能解决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些牛鬼蛇神们全都冒了出来,对兰芳来说是个大好事,至少之后的目标能确定了。

    那些野心家、唯恐天下不乱的狂人也都接二连三的冒了出来,省了兰芳政权好大的功夫。

    比如之前那个搞笑的朱五六,这种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能把粮食的价格吃贵,没有其他什么正面意义上的影响,对于这种人,赵学宁杀之而后快。

    另一面,对于现在的兰芳政权来说,什么时候消灭带清已经不存在军事方面的难题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行政没有足够的行政人才。

    这是赵学宁感到比较苦恼的一件事情,也是他耗费了很多精力在处理的事情。

    因为考虑到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赵学宁已经于一个月前下令将留在婆罗洲本土的三所国立大学转移到长沙,在婆罗洲上只留下分校,而将三所国立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转移到长沙,开始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培养可用的人才。

    带清在整个中华大地所进行的教育投资并不大,因为人口太多,所以识字率不高,但同时也因为人口太多,识字人口的数量并不少。

    但是带清没有办法给如此多的识字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他们需要的官吏的数量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度增长,吃财政饭的无法凭空创造财富,他们也是要靠税收的。

    由此,大量的失意文人考不上功名,端不起铁饭碗、金饭碗,无奈之下只能游荡在民间,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并进一步成为了弘历发动文字狱的主要诱因之一。

    而对于这些失意文人,兰芳的政策就很简单了。

    带清格局太小、眼光太低,看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无法发展生产力,开创更多的工作岗位。

    但是带清提供不了的工作岗位,兰芳可以提供。

    清王朝用不了你们那么多识字人口,兰芳却十分需要足够多的识字人口来进一步培养并且投入使用。

    兰芳需要大量的官吏来经营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亚地方,哪些地方都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跟着兰芳,不怕没有工作。

    所以你们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答案当然是注定的。

    所以当兰芳十年四月中下旬赵学宁宣布要在长沙举办国立大学入学选拔考试之后,七省之地的失意文人们集体躁动起来了。

    经过弘历领衔的带清男子天团的巡游表演之后,失意文人们已经在实际行动上站在了兰芳这边。

    他们割掉了自己的辫子,选择了成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勇敢的和带清划清界限。

    虽然也有一些带清的真爱粉拒绝与兰芳政权合作,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在弘历被擒拿的巨大冲击之下倒向了兰芳政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