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您对中国产生兴趣了吗?(2 / 3)  兰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信徒。

    他公开宣称,三级会议是“国王的把戏”,第一阶级和第二阶级的代表们都是国王的“木偶”,国王召开三级会议只是为了加税,他绝不会倾听人民的声音。

    他宁愿把钱拿去给他深爱的玛丽王后购买更多的奢侈的衣物,让枫丹白露宫成为“世界时尚宫殿”,也不会拿来赈济因为受灾而买不起最便宜的面包的灾民。

    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

    对于这样罪行累累的国王,指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获得宪政、限制他的权力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武力作为底气,在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生命都很难保全。

    在他的宣传和鼓动之下,越来越多的布列塔尼俱乐部里的人们产生了共同的想法,认为面对顽固的封建王权势力,或许武力抗争也是一种办法。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俱乐部的成员认为罗伯斯庇尔的言论有问题。

    三级会议还没有一个结果,他就认为三级会议必然失败,这是不理智的。

    暴力流血的革命行动会死很多人,除非万不得已,不应该谈论这种事情。

    罗伯斯庇尔很生气,认为这些人低估了封建王权势力的固执、残忍与狡猾,认为这些人没有亲眼目睹过被贵族当街玩弄致死的平民,所以才如此的麻木不仁。

    面对贵族,法律是如何的无力?

    “直到国王禁卫军的子弹打到他们身上之前,他们都不会醒悟,但是当子弹打到身上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罗伯斯庇尔与自己的朋友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满脸严肃。

    无论他的朋友如何的劝说他,让他不要过于担忧,他始终维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国王是不可相信的,必须要提前做好三级会议失败的准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对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很不以为然,并且给罗伯斯庇尔取了一個“流血先生”的外号,以此嘲笑他过于沉迷流血革命的行为。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嘲笑罗伯斯庇尔归嘲笑罗伯斯庇尔,对赵学宁和《共和国》却是没有嘲笑的心思,他们也觉得这本书里值得讨论和思考的东西实在是很多。

    所以,哪怕是三级会议进行期间,各个政治派别组成的政治俱乐部里都有定期举办集体研讨会讨论《共和国》里的一些富有讨论性的篇章,对法国的未来进行商讨。

    是采取美国式的制度,还是采取兰芳式的制度?亦或是采取带英的君主立宪?

    整个巴黎都在热烈的讨论着。

    巴黎如此,巴黎之外也是如此。

    三级会议的争端发生的如火如荼之际,前往科西嘉岛的船上,年轻的炮兵军官拿破仑·波拿巴正手持一本通过军队渠道得到的《共和国》仔细的阅读。

    当他读完了赵学宁结合对带清作战的成果论述共和国与老迈帝国之间的差别的时候,缓缓合上了手里的书本,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他的家乡科西嘉的方向。

    一位曾经叱诧风云的著名皇帝在他的人生暮年,因为精力不足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从而被兰芳轻松击败,自己也沦为俘虏,一辈子的荣耀化为灰烬,一个庞大的帝国就此瓦解。

    这就是帝国吗?

    荣耀之时,可以攀登至巅峰,荣耀之后,也可以在短短的一年里化为灰烬。

    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只只是因为执掌权力的皇帝老了,失去了年轻的锐气。

    如果那老皇帝还在壮年时期,精力充沛,思维睿智,那么赵学宁还能如此顺利地取得胜利吗?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年轻的拿破仑默默重复着这句被陆航精心翻译为法语的中国古代名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处在风暴中心的法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因为赵学宁的这本书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与此同时,海对岸的英国却相对而言较为平静。

    因为英国的国王早就没有法国的国王那么大的权力了,所以法国人的痛苦,英国人尚且没有那么明确的感知。

    他们相对来说比较平静,对于重要盟友赵学宁的《共和国》以一种比较冷静的态度审视,并且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结论。

    乔治三世阅读完《共和国》之后,没有公开发表任何言论。

    但是私下里,他却和他所信赖的小威廉首相表示,如果他是一位赵学宁书中所描写的有无限权力的国王,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本书禁了。

    “但很可惜的是,即使我想这样做,我也已经没有那个权力了。”

    乔治三世自嘲的笑道:“不过赵学宁居然认为贵族和特权是落后的,是不应该存在的,那我就很好奇,跟随他作战的那些部下,就没有一个人想做贵族的吗?”

    “谁知道呢?我们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区别也实在是太大了。”

    小威廉微笑着与乔治三世碰杯:“是否共和,我觉得不是英国需要顾虑的事情,倒是赵学宁对美国的看法出乎我的预料,我从未想过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