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中央铁甲堡(2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皇家海军官兵集体自发拜谒阿尔伯特亲王坟墓的行动经报纸媒体广泛报导,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立刻便联想到了此前发生的“陪审团事件”,认为这是皇家海军的官兵在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皇家海军充斥着尸位素餐而又欺上压下的“陪审团”成员的不满,一些人纷纷呼吁英国政府重视此事,要求对皇家海军进行改革。而海军部的改革派则抓住这一机会。呼吁对皇家海军进行“手术式的清洗”。以去除那些依附在皇家海军身上的“毒瘤”。

    在报纸报导了“皇家海军官兵集体谒灵”的第二天,威尔士亲王伯蒂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迫不及待的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声明和“陪审团”划清了界限的同时,还表达了支持皇家海军进行“人事改革”的观点。这是多年来淡出政界的伯蒂亲王第一次公开发表这样的观点。伯蒂的举动让很多原本以为他会是“陪审团”的强大支持者的人大跌眼镜,而维多利亚女王这一次面对儿子的怪异举动,不但没有怪罪他擅自发表观点,还在私下里出人意料的说:“小癞蛤蟆总算还做对了一件事。”

    最终。在强大的舆论及各方的攻势下,海军部的保守派退缩了,皇家海军各舰的“陪审团”被强令解散,大批不称职的军官被清退,皇家海军的改革派取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的胜利。

    当陈伟拿着自己的调令和行李物品,来到码头边,遥望着他即将前去报到的“不屈”号铁甲舰,心潮起伏不已。

    陈伟被军事法庭宣布无罪释放,而且因“陪审团”成员蓄意伤害他在先,是以他无须对被他打伤的“陪审团”成员做任何的经济方面的赔偿。陈伟被释放后。紧接着便收到了舰队司令签发的一纸调令,调他前往皇家海军最为新式的“不屈”号铁甲舰上服务。

    对于这次调动。陈伟颇感意外,因为目前“不屈”号铁甲舰还没有正式服役,到这样一艘全新的军舰上去,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这艘足足建造了7年的强大战舰,本身的经历便颇为曲折传奇。

    从本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英国主力舰设计的多元化现象,是由于要从战术和技术两个角度去考虑军舰的设计。英国海军部也因此逐渐对军舰设计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但在海军部内,海军军械总监,海军部审计官,海军造舰总监之间,对于铁甲舰使用上的取向问题,还是不时会发生争论。因此,出现了同时建造无风帆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和带风帆巡洋型主力舰(如9073年动工的“亚历山大”号与“卤莽”号)的现象。

    在风帆、火炮、装甲和稳性之间的取舍,成了越来越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贯穿了这个时期的英国主力舰设计历史。

    由于当时使用的是厚重的复合装甲,因此,在这样的技术水平之下,巡洋型主力舰的战斗力无疑是很难再有突破的,尽管法国和德国仍在建造这种类型的军舰,但船旁列炮或者中央主炮舱的布局,以及风帆索具的重量,使她们无法配备更厚重的装甲与更大的火炮,极大地限制这种类型的军舰的发展。如“亚历山大”号的装甲只有12英寸厚,“卤莽”号还要薄1英寸,很难抵御那些越来越大的火炮。

    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倒是可以很好地解决装甲防护的问题,低干舷减少了防护面积,降低了重心,使装甲厚度可以增加。但正是低干舷带来了亟须提高其稳性的要求。

    随着海军工程技术的发展,船舶的稳性理论与船体线形阻力理论,在60年代逐渐被摸索出来。以里德为代表的一小批舰船设计师和以弗洛德为代表的实验工作者,不断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尤其是后者进行的水槽试验,对稳性理论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由此,对船舶的稳性与阻力问题的认识,也从以前的凭经验过渡到精确的量化确定。但对于其他许多舰船设计师,他们依然对这些理论十分陌生。

    降低重心、加大船舶的宽度和提高干舷都有助于改善稳性,但在安装更重火炮、配备更厚装甲和缩小防护面积的要求下,类似“蹂躏”号的围堰式(breastwork,得名于该型军舰在舰桥建筑基部有一个沿舰长方向分布的带装甲的甲板室,类似城堡的围堰)炮塔铁甲舰所采用的解决方法,恰恰是减小干舷。

    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看来只好建造两种类型的主力舰,分别用于保护海岸和控制海洋。正是这个原因。考虑到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使英国在9073年动工建造了2艘高干舷带风帆的巡洋型主力舰。

    “蹂躏”号的稳性确实令人担忧。尽管没有了帆桅,但其低干舷——最小处仅8.5英尺,仍使其战斗力大打折扣。当初第一海军大臣米尔恩担心该舰只能在比较平静的水面上作战,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并非多余。9072年4月,该舰进行了首次实船横摇试验。400名水手在舱面甲板上两舷之间往复走动18次,形成7°横摇。随后在8月和9月,弗洛德等人多次随船出海,观测“蹂躏”号的稳性。他们在“蹂躏”号安装了自动摇晃记录仪。其中一次遇到波长450-600英尺、波高20-26英尺的海浪。“蹂躏”号纵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