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中央铁甲堡(3 / 3)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5-8°,最大11.75°,横摇则达到14°。在风浪中,“蹂躏”号舰艏旗杆甚至埋入水中6到8英尺,舰艏甲板长期积水6到10英寸深。同时,炮塔尽管高出水面12英尺,但在较好海况下依然难以瞄准目标。另外,持续上浪造成航行阻力增加,燃料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即使携带足够横渡大西洋的燃煤。也仅能保证军舰在本土水域附近或地中海海域活动。

    为了提高“蹂躏”号的稳性,弗洛德建议给该舰安装舭龙骨。因为通过水槽试验。证明舭龙骨可以提高船舶的稳性。但里德以安装舭龙骨后容易被船坞设施碰坏为理由而拒绝。因此直到1880年“蹂躏”号才装上舭龙骨。

    在另一个方面,随着火炮制造技术的发展,从9073年开始,海军工程师更加迫切地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舰用装甲的改进速度开始逐渐落后于火炮发展的速度。即便是低干舷式炮塔型主力舰,在应对这个问题上也显得吃力。对于那些并不编入战列的二级铁甲舰,这也许还不是大问题,但对于要冲锋馅阵的一级铁甲舰,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在“蹂躏”号动工一年后,她的装甲看上去似乎已经不足够了,而此时距离她的完工还有三年。每一个增厚装甲的举动都反过来刺激火炮的发展。因此,“蹂躏”号的例子证明了,单纯依靠增厚装甲所带来的轻松感是如何的短暂。而且,象“蹂躏”号那样全舰长式的装甲防护,如果再增加装甲厚度,估计什么船也扛不起。“蹂躏”号的低干舷倒是减少了需要保护的面积,里德采用8.5英寸和12英寸垂直装甲板保护除前艏楼以外的整个侧面,使这条军舰被讥讽为“硬皮馅饼”。

    此时火炮可以击穿装甲板的最大厚度是8英寸,但足以给舰船设计师带来危机感。虽然可以在后续建造的军舰上开始采用12和14英寸的装甲板,但这不是长远的办法。因为增加装甲厚度将导致军舰在浮力与航速上的牺牲。因此,里德转而考虑如何以最小的防护面积去获得良好的抗沉性。他思考的结果,就是“不屈”号的中央装甲堡的最初起源。他这样写道:“这个中央装甲堡,沿舷侧延伸200英尺,从水下6英尺到水上6英尺,然后是两道横贯船体的围壁。” 中央装甲堡“其长度只要能保证当前后围壁以外的部分被击穿进水导致下沉6英尺时,舰体仍可作为一个稳定的平台和保持安全即可。”换个说法,就是将军舰设计成,在中部安排一个大约长200英尺的装甲防护区域,并能保证首尾进水也不沉没。

    按照这样的设计,就必须增大军舰的宽度,将比英国海军现有的远洋型铁甲舰更宽,将无法保持自“勇士”号以来所一直沿用的类似巡洋舰舰型的设计。另外,考虑在中央装甲堡外的首尾部分存放燃煤容易被命中弹引燃,里德建议在投入作战前,干脆预先往这些舱室注水。为减少注水带来的重量增加,首尾部分应设计得比较狭小尖削,这也同时可以带来减少航行阻力的好处。与此同时,海军部委员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里德的见解表示认同。他们指示,可以在后续建造的铁甲舰上尝试采用这种配备中央装甲堡,首尾配备大量水密舱的形式,以解决类似“蹂躏”号的围堰式浅水重炮舰型铁甲舰所暴露出的不足。这是该委员会首次更直接、更全面地介入与影响舰船设计师的工作,从此开创了70到80年代英国海军部直接介入主力舰设计的“委员会设计”时代。

    不过,尽管提出了集中防御的概念,但对于真正如何在主力舰设计上应用这一思想,并没有什么更具体的想法,只是一个模糊的框架:延伸到水线以上的中央装甲堡,保护着火炮与炮塔。(未完待续。。)

    ps:  十年前流氓软件锁定你的主页,给你装杂七杂八的软件。十年后,免费杀毒软件干掉了流氓软件,但日子并不好过,他们依然锁定你的主页,给你装杂七杂八的软件。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