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府兵制(3 / 3)  重生三国之君临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能够在河东生根发芽么?

    带着这个疑问,胡才的巡视首先从解县开始,北到杨县、襄陵、平阳、临汾、闻喜,东恒凡是超过千亩以上的大农庄,都要去看看。

    这些大农庄总共才十五座,在军幕府的商务司下,就像国有企业一样为军幕府提供粮草。

    &n小麦、大麦、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黄豆等粮食,还有大麻、芝麻、甜菜、茶叶、亚麻、油菜、蚕豆等农产品,牧场的马、驴、骡、牛、羊、骆驼都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按照胡才的打算,牧场以后每年能有至少一千匹战马的输出也才可保证骑兵的供应,当然,如果想扩充骑兵。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胡才希望李肃能和南匈奴购买大量的战马,不说别的,如果能扩充几万骑兵,白波军的战斗力将直线上升。

    不过胡才这也只是想想,想建立那么多骑兵,白波军就是有这么多战马,也没有那么多的军费。几万兵马的开销,各地官员的培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庞大的资金,军幕府很难运作。

    大汉帝国为什么现在ri落西山?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人口流失,胡才入主河东后,虽然分配大量土地,但还有大量土地空着。这也是胡才建立大农庄的原因。

    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这些大农庄接慢慢地减少。

    河东很多灌溉土地对雨水要求本来也不太高,今年雨水好,人又肯干,于是一派丰收景象便出现在巡视各地的胡才面前。

    这一幅丰收的景象,让胡才对军幕府的部属幕僚所做的艰苦而细致的努力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感叹幕僚部属们确实不容易,尤其是白波军刚刚占领河东,文官资源缺乏的情况下。

    同时,胡才允许豪门世家的大农庄的存在,豪门世家田地多,而这些大农庄既要让豪强大族作为军幕府与底层民众之间的缓冲,发挥其建设xing的治理作用,又要限制其不利治理的一面,显然是需要军幕府具有很高的理政技巧和治民手腕,以及足够的政治耐心,否则军幕府不是趋向极权横暴,滥施杀戮,就是一味故息养jian,受制于人。

    而为政过猛或过宽,向来皆非生民之福,所以军幕府的重要xing就体现出来了,不过现在军幕府的人包括王旭、霍邱、李肃在内,这里人的能力还有些不足。

    胡才有心招募人才,但是白波军在大汉帝国名声狼藉,很少有人来投靠他。

    对农耕稼穑之道,胡才从一些农书上了解多,实际的亲身体会少,畜牧盐铁工商之道胡才反而比较熟悉,其他一起外出巡视的部属幕僚也多半对农事不熟悉。因此,开始的时候,大家对那些深耕通晒、施足基肥、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的门道还比较有兴趣,等去的农庄多了,新鲜劲一过,都未免心里有点厌烦。

    只有胡才,他虽然心里也有点嫌烦,但作为众人之首,军幕府之长,是绝对不能太过表现出自己个人的喜恶,如果说一定要喜好什么的话,关心农耕稼穑之道倒是可以适当当众表演一下,以作为表率。

    所以,每到一农庄,他都表现出对农庄各方面的规定和做法有浓厚兴趣,也正因为他强迫自己去深入了解,胡才才真正了解这些大农庄各方面的情况,为他进一步了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土地是豪门世家的根本,所以想在豪门世家手中掌控土地,这显然不怎么可能,这豪门世家不仅仅有土地,还代表着知识阶层,想要取得天下,就必须有这些豪门世家的支持,如果对这些豪门世家展开激烈的手段,这天下谁来管理?靠那些连字不认识的百姓?

    不要说这不可能,就是可能,这些参加管理的人就是新的豪门世家,这岂不是重蹈覆辙?哪怕一千八百年后,豪门世家还数不胜数。

    所以胡才只能削弱豪门世家的影响,才能巩固他的地位。他可不想以后自己建立的势力成为豪门世家的傀儡。

    这天,胡才带人来到了闻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