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九章 先见之明(3 / 3)  三国之战神刘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笼罩在众人心头的战争阴云,这时起才算真正的消散。

    襄阳城南。

    刘封等驻马长亭之外,举目南望,似乎是在等候着某一个人。

    “真没想到,吴侯这一次竟然会重新启用周郎,怪不得曹艹会急匆匆的撤兵。”刘封感慨道。

    庞统笑道:“当年主公仁义,派张仲景去救了周郎一命,而今周郎替主公解了襄阳之围,这也算主公善有善报。”

    他这么一提醒,刘封这才想起当年之事。相当初,自己还曾犹豫要不要救周瑜,那时刘巴还一力的反对,认为不该留有后患,独有庞统力排众议,坚持要救周瑜,这时再看,庞统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若不是周瑜,东吴诸将,又有谁能让曹艹如此忌惮,这般匆匆忙忙的率军东援。

    念及起,刘封不禁赞叹道:“当年那招棋,没想到竟然能在今曰用上,先生真不愧是料事如神。”

    “呵呵——”庞统手捋短须,眉宇间略有几分得意。

    说话之间,南边尘烟起,一行车队徐徐而来。

    “一定是兄长到了,咱们走吧。”

    刘封策马上前,带着荆襄一干文武迎了上去。

    伞盖之下,那面色枯黄,神情委靡的病者,此时此刻,仿佛回光返照一般,他环视着左右,那些熟悉的故地景象,就似是一剂神药,让他本是垂危的精神,这时竟是抖擞了几分。

    “兄长,欢迎你回家了。”

    刘封勒马于车驾前,兴奋的向刘琦叫道。

    在侍从的搀扶下,刘琦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抬头远望,昏黄的阳光下,那一座熟悉的城池,静静的沐浴在金黄中。

    这一刻,无数痛苦的,美好的回忆,都如过眼云烟般,从脑海中一一浮现。

    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这里有他半生的记忆,这里有美好,也有让他痛苦的噩梦。

    许多年前,当他被逼无奈的从这里离开时,曾一度以为,此生再也无法回到这故地,却没想到,经过了那么多的曲折,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刻,终于能再看一眼这里。

    此时,刘琦的眼眶中盈满了热泪,千百种感慨,尽在那滚动的晶莹之中。

    见到刘琦这般激动,刘封心中也有几分感动,遂道:“兄长,走吧,我陪你进城里看看。”

    刘琦却摇了摇头,哽咽道:“先不进城吧,我想先去父亲的墓前拜祭一下。”

    荣归故里,先去拜祭亡父之墓,自然也是情理之中。想起自己与刘琦的兄弟关系,无论是于公于私,也该去拜祭一下。

    于是刘封便叫车队转向,陪着刘琦,带着一干文武,径直去往城西刘表墓。

    那是一座规模并不太,修葺并不精致的石墓,上面已经生长了不少的杂草和藤萝,厚厚的灰尘布满了墓碑。

    刘封扶着颤巍巍的刘琦,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墓前,泪流满面的刘琦双膝一屈,扑嗵便跪倒在墓碑前。

    “父亲,儿不孝,现在才来拜祭你。”刘琦手抚着那满是尘埃的墓碑,感情澎湃之下,不觉已是泪如雨下。

    “父亲,你的基业,阿封他终于替他夺回来了,你在天之灵,也当瞑目了,父亲……”

    刘琦不知是惭愧还是喜悦,声泪俱下,跪在刘表的墓前大哭起来,身后蒯良等辈,不乏刘表旧部,而今看到这般场面,无不为之动容,不少人亦是热泪盈眶。

    此情此景,刘封心中亦是大为感动。

    他单膝跪地,一手扶着刘琦,一手面对着刘表的墓碑,郑重的说道:“叔父,你放心,有我刘封在,咱们刘家的基业就在,你在天之灵,就保佑我和兄长吧,我们会并肩而战,一同完成你匡扶汉室的心愿。”

    “父亲,父亲……”

    歹阳如血,旷野之中,那泣声随风飘远。

    ……………………三天之后,刘封起程了,率领着两万大军,由襄阳而发,先是南下江陵,接着再举兵西进,向着宜都郡浩浩荡荡的杀去。

    荆州方面,刘封依旧留魏延镇守襄阳,留庞统和刘巴坐镇江陵,改由陈到镇守公安。刘封本人,则率黄忠以及牛金等降将,率西征大军与马谡会合。

    这两万西征军,其中五千是原先的长沙精锐,另外一万五千人,则是整编之后的曹军与关羽军的降军。

    大军溯江而上,很快便抵达了位于宜都郡治所,夷道城东南的马谡大营。

    在这里,马谡已经率军攻打夷道数月之久,其实由于此前荆州多事,刘封抽不出更多的兵力,马谡的这一路兵马,与其说是在攻打夷道,倒不是在此监视牵制孟达的三千兵马,防止其向东威胁江陵。

    “主公,孟达此人颇有些用兵之能,夷道城攻之不易呀。”见着刘封之后,马谡感慨道。在此之前,他也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拿下夷道,但在几度交手之后,他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强攻不成,那便只有智取了。”刘封微笑道,似乎早就胸有奇策。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