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浅谈海岸炮与水面舰艇的对抗(转载)(4 / 9)  大清拆迁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子才恍然大悟!感情280mmk5e是通过铰接式厢体设计来实现射角调节的啊!由于280mmk5e是从280mm“布鲁诺”系列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所以胡子估计280mm“布鲁诺”系列也是采用这个办法来进行射角调节的。

    不过,胡子认为,靠蒸汽机车来推拉t字横头的轨道车厢可能难以满足对舰射击对身管指向调整的实时性要求,毕竟蒸汽机车功率大,且启动制动费时费力。胡子倒是认为,应该在t字横头的轨道上,用一台“斯太尔”铁道车厢与炮车的轨道车厢相连接。

    “斯太尔”轨道车厢如图:

    4c44f093g575718ebd645.jpg(12.87kb)

    2009-1-806:09pm

    4c44f093g57572969b6d0.jpg(13.98kb)

    2009-1-806:09pm

    4c44f093g57572ab5173c.jpg(11.76kb)

    2009-1-806:09pm

    这种装甲铁道机动车厢,是在奥地利境内的斯太尔工厂建造的,装一台70千瓦风冷柴油机,电传动,主要是作为铁道巡逻车来使用。这种车厢,自身重量小,且功率较低,并且是电传动的,所以惯性小且启动制动较为便捷,满足了推拉t字横头的轨道车厢的要求。由于顶推或牵引速率缓而匀,理论上满足对舰射击时身管指向调节的实时性要求。所以,胡子认为,铁道炮这样的设计,理论上是可以用于对舰射击的。

    此外,有一些口径相对较小的铁道炮,其炮架本身在轨道车上就可以完成360度环向调节,所以这类铁道炮位于濒海地区的铁道线上时,无需其他的车厢转向辅助设备就能实现广角射击。

    如图,苏军二战时的tm-1-180型180mm铁道炮,该炮身管与同期“基洛夫”级巡洋舰的舰炮身管同型,最大射程高达34公里,居然超过了列强同期的8吋(203mm)舰炮的射程,胡子窃以为苏联人很可能仗着这点才宁愿接受其弹丸重量不如列强203mm舰炮的事实。这种180mm的身管被套在半封闭的炮塔上,安置在铁道平板车的正中,具有完全的360度环射能力,不过射击时须将铁道平板车上的助锄放下支撑在铁道两盘以利于射击平台的稳定。

    博物馆中的tm-1-180铁道炮,铁道平板车两侧的助锄呈收起状态

    100.jpg(44.71kb)

    2009-1-806:15pm

    射击状态下的tm-1-180铁道炮,注意其助锄已放下支起

    tm-1-180.jpg(103.25kb)

    2009-1-806:15pm

    铁道炮大多体积庞大,目标明显,且炮兵也实难为这么大的东西去构筑环形胸墙类掩体,所以其隐蔽性较差。相对于野战地炮类客串来的海岸炮,铁道炮更容易被敌舰所发现从而精确确定炮位而加以炮击。所以胡子还是认为,铁道炮部署在濒海地区的铁路线上时,尽量不让炮车车厢部署在与海岸无遮蔽地形的铁道线上,而是应选择停放在铁道线与海岸线之间有诸如高地、土山或成片的建筑的区域内,这样有利于不被海面上的敌水面主战舰艇的视线直接观察到(敌舰放飞侦察机进行航空侦察与校射那就没辙了........)虽然此时铁道炮也无法在本炮位以直接视线观测到海面上的敌舰,但胡子还是提倡在前沿布置的炮兵观测点的指引下对敌舰进行间瞄曲射!原理胡子在上文已述,此处不再累述。

    同理,敌舰若是确定了铁道炮的大致方位,对其进行舰炮射击的话,理论上敌舰射弹破坏了铁道炮的炮车车厢就算在此时间段内剥夺了该炮的战斗能力了,或者是弹片什么的将转台机构卡死也能造成铁道炮失去有效对海射击能力。由于大口径的铁道炮其炮车车厢体积很大,这倒是降低了其对手的射弹命中率的要求........双方对射面积命中率的原理同上文,胡子不再累述。此外,铁道炮的炮手们还是以露天操作为主,敌舰射弹即使近失,掀不掉铁道炮本体,但其弹片也还是能杀伤外露的铁道炮炮手,造成战斗减员从而影响全炮的正常操作。

    就双方的射速进行比较的话,铁道炮一方则较为不利........铁道炮也是采用水平供弹方式,虽然炮车车厢上有一定的待发弹存量,但由于存弹空间有限且铁道炮口径大弹丸体积大,故而待发弹存量不会大。

    以280mm“库尔茨-布鲁诺”为例,炮车厢上有顶棚遮蔽的部分为炮车为280mm炮弹的待发弹存放区,很明显,这个区域放不了多少成套的280mm彈藥(弹丸与全装药药包)

    untitled3.jpg(39.09kb)

    2009-1-806:16pm

    而同级别口径的舰炮,由于采用了炮塔下垂直供弹,且彈藥存量大,无疑就射击持久性而言,舰炮要占到上风。一旦炮车厢上的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